《自控力》挑战天性


对于厚重且理论性质过多的书,我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开始买到手的时候,其实有些后悔,但是随着翻看的页数越多,我越发觉得这本书是在说我的。

“我想要”和“我不要”这两种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但是我们总是将两种力量用在最不恰当的地方,总是在每一次毅力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去后悔我们已经做过的。就像我们每次减肥的时候,总是在看到美食的时候前功尽弃,从此我们便觉得已经吃了,那就不要再减肥了,然后放纵自己的食欲,结束减肥周期的时候,我们往往比减肥前还要胖,其实在做一件坚持下去的事情,就算中间出现了小差错,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下去,一次没忍住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就好,“我想要”是在看到美食的时候,告诉自己我想要的是减肥后的自己,而不是眼前的美食,“我不要”是在看到美食的时候,告诉自己,我不要吃下这个的时候加重后的体重。正确的使用好这样的力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控力常常在作者说道的“道德许可证”中崩溃。就好比我们在做一件善事的时候,往往会感觉自我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有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允许你做坏事。我们只是被之前的良好行为所蒙蔽,没有看到这些可带来的伤害而已。

这本书中提到,一位网络工程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肉食动物,他一直知道少吃肉对身体好,还有加工食品的危害,他认为如果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就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所以他减少吃肉,但是每次实行的时候他就会吃更多的肉,所以内心充满罪恶感,直到后来,他发现,每点一次素食便可以抵消吃肉带来的罪恶感,这好比”道德许可证“我在做一件好事的时候,便可以放纵一下自己的恶意,而且每次做这件事的时候当事人自己基本是感觉不到的。

从本质上看”道德许可证“是一众身份危机,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从这点看来,每次自控都是一种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对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许可证“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照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不要总觉的,在做一件让自己变好的事,是一件困难的或者难受的事情,总是想着做完后就要奖励自己,其实在变好的我们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像这样的心里,其实也被商家利用着,比如想省钱的我们,总是在看到商场或者网店里显示者,打折活动,节日促销。其实都是在利用着我们这样的心里,我们买的时候便觉得自己省钱了,往往我们将这些东西买回家后便发现,我们总是超支了。

我们适当的控制好我们大脑里的多巴胺,便有更好的自控效果,让我没想到的是本书中提到的”冥想,延长呼吸“,冥想和延长呼吸时间可以清除我们的大脑垃圾,让我们的多巴胺分泌的更多,让我们更好的控制好自己。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虽然有些许枯燥,但是你却发现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