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洪录【40】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已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重;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
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 诸友请问。
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注释]
①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薛尚谦,即薛侃; 邹谦之,即邹守益;马子莘,即马明衡。这三人均是王阳明弟子,前面已经有所介绍。
②王汝止:即王艮,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人称王泰州。起初投入王阳明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阳明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王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初名银,王阳明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
③征宁藩: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反,王阳明用43天即评定叛乱,生擒朱宸濠。 自南都以后:指正德九年(1514)以后,这一年,王阳明在南京(南都)教人存天理、去人欲。从这一年开始,信从王阳明的人越来越多。
④乡愿:没有原则的老好人。出自《论语·阳货》:“乡愿,德之贼也。”
⑤狂者:语出《论语.阳货》,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指志意高远,勇往直前,敢作敢为,有进取精神;“狷”指有所守,洁身自好,不求有所作为亦绝不肯同流合污。
[译文]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四人与老师同坐,大家慨叹先生自征讨宁藩以来,天下对老师的谤议越来越多。先生让各位说说其中的原因。有的讲先生的功业权势日益显赫,因而会招致越来越多人的嫉妒;有人说先生的学说影响力越来越大,导致那些替宋儒争地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有的说自先生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后,尊崇先生的人越来越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排挤阻挠的人也越来越卖力。
先生说:“各位所言,相信很有可能存在,但我个人有一段自知的地方,各位都没提到。”
大家都询问于先生。
先生说:“我到南京就职以前,尚还玩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八面玲珑。现在我相信良知的是非标准,随手拈来,再也不用隐藏着。现在我才有了一个‘狂者’的心情。即使全天下人都说我口无遮拦也没有关系。”
薛尚谦站起来说:“对良知如此之信,才是圣人的真血脉啊!”
[解读]
此段的重点全落在阳明先生自述上,先生现身说法。借《论语》中的“狂者”比喻自己刊落声华后之胸次襟怀。人的气质禀赋,受之于先天而养成于后天,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用古人的话说是由于“气拘物蔽”,多有渣滓。阳明自我检讨,说自己之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但是现在笃信良知,一切言行皆发自本心,以“狂者”自喻,并不是说先生真的就是狂傲不羁,而是对之前残留的“乡愿的意思”的拨乱反正,当为则为,当止则止,一切施为皆依我之良知,不再顾忌世上诸人的闲言碎语。
这段里的“乡愿”,就是好好先生,所有人都说他好,是媚世之人,见好人时,他也是好人;见坏人则同流合污,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神话。”这样讨得所有人喜欢,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这是欺世盗名之人。君子是见什么人都说一样的话,不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孔子又说过:“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既能爱人,又能憎恶人;既让一些人爱戴,又让另一些人憎恨,这才是仁者,价值观明确,爱憎分明,不跟人和稀泥。和稀泥,不能得罪人,就是贼,德之贼。
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去刺激挑衅别人,但也不怕得罪人,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事。理念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比如,对于企业来说,不要追求“客户稳定”,不要试图让所有客户都喜欢你,也不要试图留住每一个客户。因为当你要“客户稳定”,你心里就有所偏倚了,就不是从良知出发,就可能去自欺欺人。我只把我能做到的拿出来,诚意正心,发自内心,尽力尽心,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让客户自己做决定。这才是我们的价值观,才是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