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董小姐,一个莉莉安

我们终将成为那个沉静自持的好女子。

1.

用半个下午听完《安河桥北》。

请原谅我之前并没有听过宋冬野,许是因为我总是钟爱女声民谣,其实不止民谣,任何音乐形态我总是偏爱女声,大概是这样更可以感同身受地聆听与诠释,所以会有个说法:我不敢用第一人称来唱歌,因为我会觉得那就是我。

后来,我为徐佳莹的翻唱而倾倒,这个清澈有才情的女子,把莉莉安的慵懒恬静与炽烈坚定唱尽了,于是我翻出原唱。

再也没有谁比它更适合在独孤的夜里缓慢响起,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只有低吟浅唱不动声色,就像心中悄然生长的野草,燃烧地安静且疯狂。

宋冬野说,《莉莉安》取材于身边的一个女性友人,她患有精神分裂症后痊愈,她讲说在患病时身体内有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他们相爱,她旁观。男子离开后女子发疯般地找他,一直等在落单海岸,于是有了《莉莉安》。

这个故事很悲伤,宋冬野的诠释也是疏离落寞,惆怅冰凉,这种绝望有点类似《董小姐》,都是在描绘一种失无所失求而不得的爱情,董小姐是不羁野马,莉莉安等浪子回头。


2.

董小姐确有其人,她是一个姓董的摄影师,看来柔弱却内心强大,她是宋冬野的朋友,而那句“野马”和“草原”的歌词出自董小姐本人,她的原话是:“你不是草原,就别想拴住我这匹野马。”

董小姐合该是高傲、孤独而丰富的女人,其实她和莉莉安都在等待,一个在等家中有草原的牧人带她回去纵情驰骋,一个等良人归来与她在海滩起舞,一个等来者,一个等故人。只是,她的爱恨更激烈了些。

在更年轻一些的年纪,我总是喜欢李碧华、张爱玲、苏童、安妮、笛安一类作家,他们笔下的女子清冷孤傲,故事绝望颓靡,叙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悲剧,我沉迷于这些美丽,或者像泰勒说的,我爱上绝望浪漫主义这个概念。

也许只是稚气的认为她们特立独行,她们是那样不一样。明明童真无邪的年纪,却越要标榜莫须有的沧桑。

不过,那时的年少无知、暴戾乖张却是真实存在的,桀骜的女孩心比天高,将一个个没有草原的牧羊少年赶跑。

后来年岁渐长,我开始追逐绝望之后的豁然开朗,也崇尚文字中的温情,我开始下意识打磨自己身上决绝凛冽的灰暗部分。

林夕说,他的许多词总是被大众误解,他试图在爱恨嗔怨之后寻一个出口,为众生解套,可痴男怨女们往往作茧自缚,听完之后更悲伤了。

我想,还是不要悲者愈悲,哪怕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要有一些光明灿烂才好。

每个男人都会遇到董小姐与莉莉安,至少是在幻想之中,我执着地认为莉莉安是窗前明月光,董小姐则是那颗朱砂痣。

洗尽铅华。


想起《万物生长》里的一句台词:“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可是寂寞的董小姐,她更像那朵摇曳红尘的女人花,孤芳自赏最心痛。

董小姐不会永远寂寞,我大胆的想,她就是多年之后的莉莉安,不再轻慢骄矜,她活成了轻歌曼舞的好女子,为爱人洗手作羹汤。

莉莉安 - 宋冬野

她发现孤独的人准备动身

于是就祷告着 黄昏

直到夜里她转头听见

悲伤的呜咽

一个善良的女子 长发垂肩

她已跟随黄昏 来临

翠绿的衣裳在炉火中 化为灰烬

升起火焰一直烧到 黎明

一直到那女子 推开门离去

她自言自语

在离这很远的地方 有一片海滩

孤独的人他就在海上 撑着船帆

如果你看到他 回到海岸

就请你告诉他你的名字 我的名字

莉莉安

看过《等一个人咖啡》的观众大概会对那个执着回忆的老板娘印象深刻,阿不思为她倾尽心力,只为调出一杯老板娘特调,她怀念这个味道。当她还是董小姐的时候,仰慕者对她极尽关怀,而她总是蛮横地夹走他便当里的卤蛋,他心甘情愿。后来,她跟一个打篮球的大个子走了。

直到有一天,大街上劫匪出没,他毫不犹豫冲过来为她挡住那颗子弹,她才认定他就是她的爱人。她喜欢喝咖啡,胃却不好,于是他为她调制了独一无二的老板娘特调,可是后来,他却离开人世。

多年后的她语速缓慢,是个极富气韵的美人,年少的张扬跋扈荡然无存,她的少年总在午夜梦回时出现。

我们都曾是孤傲的董小姐,我们终会是温暖的莉莉安。

哪怕等待太漫长,当帆船靠岸那一刻你会知道。

她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