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出去观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
这句话是今年上半年在朋友圈看到的,所以今年有幸带女儿一起走出了国门,来到了泰国,一路是跟团,团里也都是自己熟悉的人,玩的也比较轻松自然。
这是我跟团数次唯一一次40几人的团,分成两个组,每个组配一个中国导游,两个泰国导游,加一个旅行司机,有些景区像大皇宫还会有景区导游。
一路讲解导游是华侨,负责对接沟通的是泰国导游,他一般很少说话,就是默默的做事,泰国游是人等车,人不到齐车不来,在火车夜市等车的间隙,看到一群学生在募捐,虽然听不懂她们在说着什么,图片上是一些建筑物的式样,我让女儿去捐了一份爱心款,募捐后她们回以非常友善的笑脸,接收到微笑后内心感觉很甜。
在沙美岛海边赏夜景时,一首很熟悉的音乐冲击着耳朵,他就是《我们不一样》,这位饭店老板是中国人,很会做生意,用音乐来吸引客人,他的餐厅满满的中国人,后来我们在他隔壁的一家坐下来,喝啤酒吃水果听海浪吹着海风,我们隔壁桌坐了几位外国友人,他们很安静的在聊着一些话题。
泰国的真理寺是纯木质手工制作,很佩服匠人精神与手艺,从泰国回来后我却非常想去北京,想去看看我们中国的故宫,去看看长城,不过这个愿望暂时还没实现。
我小的时候那时是80年代,一切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信息也比较闭塞,我的同学兼闺女告诉我:我妈妈说了,长大了要多出去走走,别像她一辈子就围着灶台转。那个时候听到这句话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由于生活在农村,那时家里能带着出去的也就是县城与集镇。
每年春天集镇会有戏曲节目看,是乡政府举办为老百姓谋取的福利,那个时候可以去看戏,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其实哪里能老实的看戏,只不过是借着看戏的名头可以去看看一些新鲜玩意,吃吃平时吃不到的美食罢了。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幸福多了,现在可以带她们走出省,走出国,平时手机里也各种视屏看着,几乎不出国门都可以看世界。
最近142班群里在做语音自我介绍分享,今晚是周宜战友分享,他很轻松的在分享金钱这个话题,他自嘲说谈钱有些俗,但是我们都是俗人,都在做着一些俗事,赚着一些俗钱。
周宜战友虽然话不多,从分享中感受他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大家听罢纷纷评论,雨鹤战友评论:很棒!看过了世界才有自己的世界观。是呀!看过了世界才有自己的世界观。看过,体验过,分享过,这份感觉很不同,因为外出观世界,所以世界我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