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到这首歌,就想起自己小时候,院子里铺着一张凉席,我和弟弟躺在凉席上,妈妈一边拍打着弟弟的后背,一边轻声细语地给我们讲嫦娥奔月,讲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到了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最喜欢坐在场院里听邻居们讲故事,哪家小伙子娶了哪家姑娘媒人怎么牵线的;哪家孩子不孝顺得到了什么报应;也有人会讲一些鬼故事,一边听一边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但还是忍不住去听。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儿子两三岁的时候,我每天晚上给他读童话故事,一篇故事他听完一遍还要再听一遍,许多遍也听不够,以至于到了后来他都能这故事完整背下来。
有一天,和一个博客好友聊天,她对我说:”你们当老师的写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严肃认真,一板一眼,就像给小学生讲道理似的。看其他好友的博客,就像听人家讲故事似的,觉得轻松愉快的多。”
好友的话是有道理的,我自己也有这个感觉。可能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间长了习惯约束自己了吧,所以无论说话做事还是写文章,都要注意形象,要规范要认真,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这样一种古板形象了。
人人都有故事情结,谁不是在父母的故事里长大的呢?孩子喜欢听故事,大人同样也喜欢听故事。喜欢看书的人,就是在书中看故事,看别人写的故事和成长的故事。
为什么不把道理变成故事讲一讲呢?同样一个道理,字正腔圆掷地有声地说出来,与和风细雨娓娓道来的讲故事一般说出来,听众的感觉肯定不一样。
像讲故事一样的文章,人人都喜欢看,当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自然能打动人心。因为讲故事,就像朋友之间在谈心聊天,作者和读者之间是平等的。但一板一眼地讲道理,即使道理很深刻,也让人不易接受,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阿菊老师的一个叔叔,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对人生有很透彻的见解。他很喜欢孩子,见到孩子不长时间,他就给孩子们讲:一定要努力学习啊,这个社会不好好学习不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习要能吃苦,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开始时,孩子们还能勉强听着,后来再见到叔叔时,一看他要开始道理,孩子们就赶紧找借口往外溜。
不能说叔叔说的话没有道理,这些道理都很重要也很正确。可是,叔叔说话的方式孩子们却不喜欢。在生活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也有这个误区,常常就有家长向我诉苦:“我什么道理都跟孩子说了,可孩子就是不听,老师你说怎么办呢?”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道理,关键在于这道理孩子喜欢不喜欢听。喜欢听了,自然就听进去了,不喜欢听了,再好的道理就跟没说一样。
喜欢和会讲故事的人相处,因为能听到有趣的故事而且还常常感受到一些东西。也喜欢有故事的人,因为有故事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长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