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没更文有不少读者私信甚至微信催更,没被遗忘没被抛弃的感觉蛮不错的~其实是因为目前大三,来美国只交换一个学期,满打满算也就四个月,原本就课业繁重,再加上自己又十分好强,决不甘心在任何一门课上有所差池,格外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学习交流的时光。周末又难以改掉出远门跑马旅行的“坏毛病”,所以就冷落了简书一阵子。今天考完了最后一门,于是得空来看看大家,顺便带一点干货回来,希望大家能欢迎我的回归!
写下标题的时候,心里其实有点犹豫——论文原本不该是每个人一上学就该会的东西么?是啊,老师默认大家会写,于是稀里糊涂的我也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呢= = 真相却是,来美国的短短几个月里,被老师同学轮番教育训练,终于学会了一些写论文的方式方法,默默记录到这里防止毕业论文出现什么差池。(下图是来美国买的书们~为了给文章凑一个图片封面强行出镜!英国文学和宗教学也都是很贵很厚重的书还好图书馆直接借到啦就没有出镜,书啊书啊,又贵又沉,今天收拾行李真的很想骂人!)
1. 确定主题和研究方向
这个仿佛应该是所有人都该知道的,然而我还是在第一次女性研究课交期中论文时出了差池。因为——主题和研究方向是要和论文格式契合的啊!所属文学还是社科?MLA 还是 Chicago?我猜不少读者看到这里和我一样是傻眼的!我第一次交论文就是这种感觉,我一定是在外交学院上了两年假的大学写了两年假论文。。。
所以一定要在写作初期就确定好格式,主题和研究方向,写好提纲和简介,这样才能帮助你接下来顺利推进!
2. 这是一段来自Mendeley脑残粉的推荐信
天知道我在和美国文学课上的同桌交流引用是个多么吊诡而艰难的过程时,我内心的心理阴影面积!作为一个英语文学专业而且可怕的需要在交换学期中选够十七个学分六门主课(由于每门课的学分计算不同,同一时间国内只有五门课还有一门是完全不用准备的口语啊摔!),几乎每周都有论文的DDL,而“追求上进”的我,还总是作死的进行多角度啊多文本之类的比较阅读,于是,每次结束我竟然需要再用三五个小时去编辑引用文本格式,真的好想哭(文学类用的都是MLA格式,感觉应该算是最繁杂的引用模板了)。
终于在那次吐槽之后得知,原来大家都用Mendeley中的copy as功能直接复制,就能生成正确格式的Works cited!
而且Mendeley在各种硬件下都很好用啊,从此PDF文件再也不用发愁编辑划重点引用诸如此类了,分类收藏也很贴心!简直是甩了知网的CAJ和微软自带的PDF一万条街!
3. 既要跳出舒适圈,又要保证合理性
其实这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啦,但还是放到了一个小标题下面~research paper最重要的事可能就是做一些改变。我一个学文学还是选择了跨学科做一点社会学研究,用三脚猫的数据库和回归方程算相关,可是一个学期结束看着自己的论文真的很有成就感啊!Comfort zone是个挺可怕的东西,我的生活就是不断在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有所改变才能有所建树,太舒服不是正常的学习状态。
合理性其实更多是强调自己的能力和论文的承载力。比如一篇MLA格式十页的论文,大概要有15-20段,所以在下手的时候就要合理规划,段落逻辑,内容容量,至少不能看起来就杂乱无章太短或是过长吧。
其实写下这些有的没的,最最重要的还是论文的内涵。想到新的东西,用合理的方式呈现,达到最佳的表述传递效果,不就是我们努力写论文的意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