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好朋友小倩姐接突然给我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的,半天说不成话语,我问了之后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她的儿子在言语中对他的顶撞,她气不过想去打儿子,结果儿子好不客气的,连推带扛地把她弄在了一边,不仅没有打在孩子身上,还给自己的胳膊弄的青一块紫一块,老公又因为小倩姐小题大做,没有责骂孩子,他才更加的气不过,心想如果她老公再不站在站出来替他撑腰,孩子会变本加厉,无法无天,后果难以预料。要面子的她想着家务事没法给别人说自己又没有好的办法,问我怎么?我一时也说不出来怎么办。本来是家务事,外人难以掺和,但我又在想,也许我一个旁观者说说会好一些呢,我对她说,等晚上下班去他家一趟和她老公还有儿子沟通一下。
到了她家之后,首先是小倩姐噼里啪啦连哭带说把事情的原有说了一遍;她的老公说这不是特别大的事,她虽然没有打到孩子身上,但已经动粗了,总不能两个都去责骂孩子,打骂孩子;而孩子呢却委屈不已,说了一大堆他妈妈的强势无理取闹等话题,因为他气不过才顶撞的。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其实简单的了解之后就知道了问题所在:
一、小倩姐
因为自己的要强性格,对于孩子的打压没有感觉,事实要求完美,不能有点瑕疵,在家里以我为中心,如有不满就对孩子打骂、粗暴命令的方式容易形成,孩子和自己的对立关系会越来越疏远,不利于和孩子的发展。
二、她的老公
当他认为孩子没有什么大过错时,并不做什么表态,他的这个做法都已经在默默的为孩子撑腰了,这样对于教育孩子并不太好,哪怕小倩姐有错在先也得给孩子讲,妈妈辛辛苦苦的把你养大成人,你妈妈也不是完美的,有时也会做错事情,但你也不能那么的桀骜不驯,推撞你妈妈,就是你有理这样做也是不对,你应该向妈妈道歉,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是站在一起的,他也许会想想自己所作所为,错在哪里自我检讨,从此改变和妈妈相处的态度。
三、她儿子
首先顶撞妈妈是不对的,也许之前家里人没有怎么在他面前说过和大人的相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享受与家庭人的管教,长时间的压抑爆发出来,就一起这些事情来。
想要解决以上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远的过程,最主要是首先自己的自身改变。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不如身教,如果想让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我们不妨从阅读开始。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当我们无措可施时,就从阅读开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改变自己,改变孩子,受益终身。相信知识会想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和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