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知识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多一项技能,尤其是那些不善言辞的人,希望能通过读书写作来提升自己,实现写作变现的愿望。尤其是看到身边有的小伙伴已经通过阅读实现变现了,心里甚是焦虑,明明自己也读了很多的书,可为什么拿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明明心里也有很多的想法,可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
其实,这一切都说明我们只是做了知识的传话筒,仅仅是对书进行了阅读这个动作行为而已。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怎样才能正确地去写作输出呢?
秋叶老师的《写作7课堂》,以7课堂的形式,给我们讲解了框架式写作、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以及复盘式写作等7种写作方法,每种方法都用了实例来展示如何操作,我们只需要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就不愁无话可写或不知道该怎样写的苦恼了,而且还能写出一篇优质的文章。
一、框架式写作
其实,框架式写作就相当于是列提纲、做计划。我们只要把提纲列出来,然后按照提纲一点一点地往里面填内容就行了,而且还不用担心跑题。就比如,我们宴请客人来家里吃饭,我们事先会先想好要做几个菜、几个汤(列提纲),然后根据这些菜,去市场买相应的食材(填内容),这样我们就不会出现多买多少买的现象了(跑题)。
在写作搭建框架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目标,只有目标清晰,我们才能又快又稳地往框架里填内容时。在搭建框架时,还可以按照时间轴和空间轴的方法来搭建。比如,我们的年终总结或者是年初计划其实都是框架式思维。
二、复利式写作
“复利效应”原本是理财领域里一个非常有名的概念,用在写作方面,指的是让一次写作带来多元化的回报,成为优质资产,知识资产,并让这份回报的生命周期延长,从一次性写作分享发展到可持续分享。
比如,我们写了一篇优质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别人觉得不错,然后转发,后来被某个主编看到,和我们约稿,这就是复利效应。
再比如,同事小海在业余时间喜欢练毛笔字,后来,在公司的一次才艺大赛上,他的毛笔字一举夺冠,不仅引起了领导的关注,而且工作也得到了提升。这也是复利效应。
总之,我们若想在写作方面产生复利,首先,要明确写作目标和定位,不要跟风。其次,不要贪心和攀比,先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复利效应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三、碎片化写作
我们身边总会出现一些写作高手,他们的办事效率和写作写作效率都非常高,我们常常在仰视他们时,也暗叹自愧不如,其实,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每天都是24小时,但是这些高手只不过是利用了碎片化时间高效产出了而已。
我们大多数人做事也会做计划,但为什么结果却相差很大呢?其实,合理利用时间并不是要把每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主要是看每天单位时间内的产出,这就需要我们做计划之前要明确目标,要做好框架结构,这样才能又快又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秋叶老师说碎片化写作的法宝就是:
一有灵感就马上记录,否则容易会忘。(这个我们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备忘录或者是记事本)
马上抽时间把灵感变成提纲。(利用碎片化时间做提纲,可以为写作节约时间。)
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各种写作框架。(看文章,不仅看内容,还需要看文章的结构。)
总之,碎片化写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养成习惯。
四、联机式写作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每天都能看到铺天盖地的信息,可是,我们如何把这些信息有效地串联起来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信息不是知识,知识是有组织的信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的道理。
比如:一个图书馆,不管有多少书,只要按统一的规则归类,就不怕放不下,找不到。
其次,学习是有目的的,是要解决问题的。我们在阅读信息之前,一定要在某个方向或专业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树,要保证一部分阅读围绕着自己的知识框架树的升级、迭代、进化去展开。
比如:我们在写文章时,缺乏素材,一靠我们平常的积累,二是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然后变成我们自己的语言转化出来。
五、结构化写作
如果说框架式写作是为快速搞定写作的方向,那么结构化写作就是给每个方向写出好文章。秋叶老师说“写一流的文章,需要天赋,写合格的文章,需要套路。有了套路,即使没有灵感,也可以开启我们的写作模式。”
秋叶老师给我们讲了10种写作题材的模式:
1.日记体
日记体就是用自己的话回顾今天所思所想,有故事、有共情、有金句,就是一篇好文章。适合用来写自我疗愈的文章。
2.清单体
清单体是利用联机式的写作,搜索好题材,注重逻辑思维,然后做好排序。适合写分享知识类内容的文章。
3.语录体
语录体侧重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语录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段对话,关键是语言要言简意骇,能够启发他人。比如:“最深刻的10句话”、“**语录”、“活了**年,我感悟出的10个道理”等等。
4.资讯体
资讯体主要是重要信息的通报。常见于微信群里艾特全体人员时用的通知信息。
5.点评体
点评体主要是指我们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吃了某道菜或者是去了某个地方旅游,我们可以用文字的方式把我们感受写出来,并吸引别人也去体验,这就是点评体。
6.图片体
图片体指的是一段文字配一个图片。比如微信公众号或者美篇等。
7.问答体
问答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回答多个人的问题,拼成一篇文章,尽量让回答的内容都在一个范围或几个范围内,相当于是用对方的问题逼自己去输出。比如现在的微博答疑。
另一种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变成一系列的问题,然后一一作答,这样可以倒逼自己去输出。比如某个热点问题或者某个人物访谈比较适合用问答体来写。
8.互动体
互动体就是出一个题目让大家回答,引导粉丝到评论去评论制造气氛。比如:“国庆七天长假出游地点,去哪里人少还便宜?”引导大家回答后,最终公布答案是“单位”。虽然答案不固定,但最终目的是让大家参与互动起来。
9.实用体
实用体就是写文章的一些框架。比如:what why how(2W1H结构)框架。
10.鸡汤体
鸡汤体就是利用写故事增加读者的代入感,再加几句金句总结,引起读者的共鸣。特别适合心灵成长类文章。
六、清单式写作
清单式写作的意义,是指把自己工作中流程标准化,然后按照标准一项一项去提升和改进。也就是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加以思考和总结,避免以后再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七、复盘式写作
如果说清单式写作是事前控制,那么复盘式写作就是事后归纳。复盘也是能让我们快速提高工作能力的优质习惯。因为比尔教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经验,而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才是内化能力。如果我们养成了复盘的习惯,我们就会培养我们的框架式写作习惯,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会越来越好,而且还可以越写越快,提高写作效率。
如果我们不会写作,那么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在秋叶老师的《写作7课堂》里找答案。总之,写作首先要明确目的,然后就是坚持写作。就像秋叶老师说的:“驾船的舵手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控制住风”、“写作是无法看会的,是需要练习、练习、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