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美丽中国,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领袖嘱托,真抓实干笃行,增强人人爱绿的责任意识、处处护绿的紧迫意识、时时创绿的使命意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书写美丽中国的绿色答卷。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资源压力较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的国情没有改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同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都对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迎难而上、接续攻坚,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做足统筹协调的大文章,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如今的城市,口袋公园、湿地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好去处;如今的乡村,小桥流水、碧瓦飞甍成为人们打卡拍照、回忆乡愁的新家园。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一项长远性、持久性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担当为帆,以实干作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做植绿、创绿的好事,不做毁绿、损绿的糟心事,营造“时时创绿、人人享绿”的生动局面,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书写无悔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