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此基础上,锚定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更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建成文化强国的关键。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完善相关机制,孕育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新高峰。还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的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
文化建设应着眼于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同时,要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设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才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深厚底蕴。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呵护、弘扬、发展好中华文明瑰宝,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此外,需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建设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干部配备、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汇聚强大合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创造新时代新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