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后的我终于读懂了命运的手稿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段跨越十五年的经历——关于青春里奋不顾身的爱情,关于现实碾压下的清醒退场,也关于命运兜兜转转后的因果与自愈。或许这个故事,能成为某个正在经历情伤的姐妹的一盏灯。

2008年秋分那天,我抱着一摞《传播学概论》撞进他怀里时,永远记得他扶住我时指尖的温度。他刚从南京某985毕业,作为集团刚入职的新人来我们城市轮岗。那是我和L先生故事的起点,也是命运齿轮开始转动的瞬间。后来我们总笑说这场相遇像偶像剧的开场,二十岁的我信了这世上真有一眼万年,却不知现实远比剧本更荒诞。

青春的爱意总是莽撞又热烈,像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淋湿了整片年华。那时的我们像两株野蛮生长的木棉,在彼此的生命里纵情舒展。三年时光如同浸在蜂蜜里的琥珀。他会在凌晨翻进宿舍区送感冒药,我攒三个月家教费给他买限量版球鞋。那三年,我们像所有校园情侣一样纯粹,他骑单车载我穿过梧桐树荫,我趴在他背上背英语六级单词。没有争吵,只有数不清的“下次见”和“我等你”。甚至在我毕业时,他红着眼眶对我说:“跟我回家吧,我要娶你。”。我带着一个行李箱飞往他的江南故乡, 才惊觉象牙塔外的世界另有规则。有些鸿沟不是爱情能填平。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踏入他家乡那座南方城市的情景。高楼玻璃幕墙映着刺眼的阳光,他父母礼貌的微笑里藏着审视。起初他还会握紧我的手说“别怕,有我”,可渐渐地,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当他的母亲第三次"无意间"提起某行长千金时,我终于明白:门当户对四个字,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不是封建糟粕。 

爱情的裂痕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当一个人开始把“我”和“你”划成两个阵营时,再多的回忆都糊不住那道墙。

分手是我提的。收拾行李时,他蹲在墙角哭得像孩子,反复说着“对不起”。可我清楚,有些事不是道歉能解决的——当他开始嫌弃我的出身时,我更不能嫌弃自己。 

后来的人生像被按下快进键。听说他娶了门当户对的老师,却又因孩子先天疾病离婚;听说他疯狂追求某个女孩被当作备胎到最后人财两空,最终在家里的多番催促下娶了比他年长的女人,当然也是衡量无数次的最优解;去年深秋他突然加我微信,视频里当年那个白衣少年竟有了白发。 

曾经我也以为,弄丢那个青春里闪闪发光的人,余生都是遗憾。可十年后再回头看,才惊觉:如果他当年真的娶了我,我大概会成为他鸡飞狗跳婚姻里的前任,而不是他午夜梦回时“爱而不得”的白月光。有些人的出现,只是为了陪你走一段认清自己的路。

如今再想起他,竟像翻阅旅人留在客房的过期杂志。那些曾让我夜不能寐的章节,不过是广告页间褪色的折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