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的头等大事就是心心小朋友的小升初。去年看了几所体制内的学校,今年开始看国际学校,也找身边的同事朋友们打听。越看越觉得,理想状态是初中进入国际学校。
我算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妈。当时买了学区房就没怎么为幼升小操心了。原来想着初中、高中就国内上上,等她上大学或者研究生才出国吧。
前几年和同事聊天,才猛然发现国内考大学形势严峻啊。同事的娃考大学那一年,交大在上海一共招八个学生。当年我们一个班考进交大的就有八个。现在这么紧张吗?
同事说,交大在上海一共招五十个,其中四十几个都是预录取了,所以留给裸考的名额就是八个。
后来在高中同学的微信群里,大家说,现在我们的那个高中的毕业生,已经考不上复旦交大了。好吧,这是真的。
2.
那关心一下体制外吧。我们不在这里玩了,直接考国外大学还不行嘛。
前几年的说法是,高一要订方向了,然后高中三年,要么一门心思准备国内高考、要么准备托福SAT。很少有天才儿童可以同时兼顾体制内和体制外,因为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路。当然我们公司同事的牛娃,好几个都是上着体制内的高中,上到高二觉得没劲了,自己去准备托福SAT,考到国外的藤校。这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牛娃是可遇不可求滴。
当时想想距离高中还有好几年呢,先缓缓。
去年开始准备小升初了,才发现,ideally初中就要定下方向了,国际初中衔接国际高中比较理想,思维方式一脉相承。再往前推一步,最好从国际小学、国际幼儿园开始,一条龙上去。
比这还要彻底的,是直接送去国外上高中、初中、目前听到小学就送出去的还比较少.....不过留学越来越低龄这是事实,仅从我的身边就可以感觉到。。
3.
前些年听到同事准备把孩子送去国外上高中,我还觉得很惊讶,十五岁就出国会不会小了一点。这些年听到更多的是初中就送出国了。
我问同事,你们都舍得吗?孩子还这么小。一致的回答:当然不舍得!
同事A的娃正在申请今年的国外高中。同事说,现在放假就带孩子在上海到处玩玩(当然现在孩子准备考试,真正放假的时间非常少),孩子爸爸说,她走了就很少有机会再回来了。
同事B的娃去年国外上高中,他说送行的那天,孩子妈妈都不敢进机场,只是在出租车里面一直哭。我最听不得这些场面了,总会觉得非常揪心。我想起之前公司的同事讲他要去某国坐四年移民监,太太和孩子去机场送他。他进安检时,四岁的孩子在身后叫“爸爸、爸爸”。他说,我不能回头,我知道,一回头,我就走不了了。四十多岁的男同事平时一直笑笑呵呵,可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然面色凝重眼眶泛红。
同事C的两个娃今年去国外上初中。我说,哇,两个娃娃一起送出去,他们还那么小呢,你舍得呀?同事说,当然不舍得,两个孩子的第一块尿片都是我换的呢。我想到我们家两岁的弟弟,我每天晚上搂着他入睡,看着他肉嘟嘟的小嘴巴、安然入睡的神态,不能把我的眼睛挪开。我完全不能想象,等他十岁就要把他送到另一个国家,完全不能接受。
同事说,这是在亲情和前途之间做选择。
听他们讲讲,觉得好心酸。我无法想象,我缺席孩子的青春期。于我而言,爱是陪伴、爱是陪你长大、爱是爸爸妈妈陪伴你的童年和青春期。
我的同事们,同样深深地爱着他们的孩子,他们选择了承受分离,去赌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他们原来也不想这么早送孩子出国,可是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考出国名额紧张,于是提前到高中出国,然后继续提前到初中。
还有一种普遍说法,同事们参观了国外的学校深受震动(国外的教育环境太好了),才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面长大。这点我有感受。今年看了几家国际学校,觉得各种喜欢,和体制内学校完全不同。我也会希望孩子的学生生涯在那样的环境度过。同事说,等你看完了国外学校,就会想送去国外了。可是我很怕,怕真的爱上国外的学校,怕回来也开始纠结亲情和前途之间的选择。
中国大批留守儿童,爸妈出来城市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乡让老人照看。
现在是父母用了一切资源,把孩子送出去念书,期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好的未来。然而,在中国,却要以分离为代价,这样的代价,真的太沉重。我觉得深深的悲哀、觉得中国人真的过得好辛苦。
4.
之前有同事的孩子去美国念书,我问他需要准备什么吗?他说:准备好钱就可以了。当时我也是听过就算了。现在认真了解了一下,出国留学的费用并不便宜,去美国念高中,算上寄宿费大约六十万一年,算上五万到七万美元一年的大学学费,七年高中+本科读下来要好几百万,差不多上海一套房子。同事说,留一套房子给孩子不如留最好的教育给孩子。
倾举家之力,送了娃娃出去念书,就是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前途。
最后的结果,没有人可以保证。没有人可以承诺一个确定的美好未来。只是比概率。
同事的孩子本科出国念书,今年在美国研究生毕业,已经找到工作,基本确定可以留下了,最后还要摇号。同事前几个月请假飞过去帮孩子搬家。爸爸说起女儿一脸自豪,我也深深为他高兴。
公司里也有很多同事在国外念了书回来。一位同事研究生毕业回来。她本可以继续念到博士,然后留下,起码可以做个助教(助教收入并不高,还需要父母补贴)。她舍不得国内的爸爸妈妈。她说他们小区,好多老教授,子女在国外,平时也不回来看望父母,就像没有了这孩子,看看好凄凉。听得我心疼。
今天的话题好沉重,又是分离、又是算钱。放在新年太不和谐了。只是,教育的问题,我们最终都要面对、要选择、要承受选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