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心脑血管知识,主要是脑出血知识

近期,由于我岳父突发脑出血住院治疗,我对心脑血管方面的知识略有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据说中国人每年去世2.6亿人,其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真的很吓人。

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了解心脑血管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凡事预防为主,有备无患,很有必要了解。

一般脑出血的原因有四个:高血压、长期酗酒、长期熬夜、吸烟。

定期测量血压,控制好血压非常重要,最新的标准是正常血压的范围为:收缩压(高压)在90-120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在60-90mmHg之间。

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单纯收缩压增高、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和单纯舒张压增高三种类型。

一般脑出血有以下两种: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占80%以上,其他有脑血管畸形、夹层动脉瘤、血管炎等。

对于原发病灶,例如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需要及时手术去除病灶。

如果仅仅接受保守治疗,原发病灶容易再次出血,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严重的脑血管意外,病死率高达45%。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很典型,被80%的患者描述为有生以来最剧烈的头痛,70%的患者伴有恶心,呕吐,50%的患者出现意识丧失,30%患者颈部疼痛。

颅内动脉瘤:形态上是颅内脑血管壁的异常囊性澎出,形象的说就好比是大脑的动脉像自行车内胎一样起泡或鼓包了,也可以说动脉瘤的起泡或鼓包就是动脉瘤。

人体内动脉瘤的发病率7%左右,颅内动脉瘤比正常脑动脉薄弱,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导致脑出血,这种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常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所有脑出血中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病死率高达45%。

更可怕的是颅内动脉瘤潜伏在人脑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一旦破裂出血就会危及生命。

因此动脉瘤就像是脑子里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炸,造成灾难性后果,如果动脉瘤没有及时处理,还会第二次破裂出血,患者存活希望渺茫。

一般的诊断方法有两种:第一个是头颅CTA作为参照,第二个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誉为血管检查的金标准,可以准确判断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

而治疗动脉瘤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血管内介入栓塞动脉瘤,主要是在动脉瘤内填充弹簧圈。

另一种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主要是通过微创手术开颅,将颅内的血块取出,对动脉瘤进行夹闭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组织的伤害。

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最主要的是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尽快具备自理能力,得到生活的信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