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午休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就是睡不着,亦或是早早完成布置的任务,提前睡了一觉,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总想扰乱点课堂纪律。
我也苦于给他们布置作业,想着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有点事情做。
路过校长室门口的书架,哎?何不让他们带点课外书来读一读!
把这个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宝贝”,在午休的时候,早早完成作业的他们也兴致勃勃的拿出自己带的书开始读起来了。索性我也去门口书架看了看,借了这本《草原上的小木屋》看了起来。
本书是以作者自己的小时经历为原型来描述了拓荒者的家庭生活,包括他们从森林到草原的旅途、在草原上建造小木屋、与狼群周旋、夜遇黑豹、和印第安人打交道、遭遇草原大火,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共度难关等等。
文章语言细腻,慢慢读来,浮现在眼前的是他们良好的家庭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子女的影响。
用现在社会的角度来想,我羡慕他们这种天下之大,四海为家的勇气。同时也在思考,这种脱离正规教育的经历是否对孩子真的有利。
但是,慢慢读来,我并没有觉得文中的孩子们有任何不妥之处。
围绕她们的虽然不是书本知识,但是她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着丰富的经历、有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氛围、有着全家共同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大千世界种种的温情。所以丝毫不影响她们可以养成勇敢、善良、勤劳的良好品格。
她们热爱生活、优雅有礼貌、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幻想、对美有与生俱来的渴望与追求。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这本书就是对这一论断的良好佐证。
抬头看了看我的学生们,这一刻也是那样静谧安详,仿佛老师就是文中的父母,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带领着他们认识世界。
但是不一样的,我没有文中父母那样丰富的人生经历,我能做的也是和她们一起慢慢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