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很多人都在外求,总以为我如果有好的另一半就会幸福,认为有钱了就会幸福等等。

  记得大学时读过西方经济学,里面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你觉得不幸福,有可能需要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在金钱方面。当到达一定数值时,边际效应是递减,幸福感不会因为收入上升而提升。攀比也会让我们失去幸福感。往往忽略自己拥有的幸福而去关注自己没有的,或是永远认为别人家的是最好

  感悟幸福,才是对幸福的正确理解。我们既享受当下的辛苦,也憧憬未来的幸福。就如爬山一样,要享受爬山过程中的幸苦,也要对爬到山顶实现目标的憧憬。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50%的幸福感由基因决定,10%的幸福感由生活环境决定,剩下40%的幸福感,则由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决定。

  幸福=基因+环境+选择。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提出了幸福的5个支柱:

愉快的情绪、兴趣爱好、成就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价值感。

  基于以上,我们首先学会接纳自己。对自己的健康投资,运动和冥想。学会感恩和赞美别人,每天记录下3件让你感到幸福的事。成立自己的幸福董事会,人不是孤立存在世上的,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做好积极心理暗示。想为他人做点什么。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幸福的话题,我们就是自己的幸福投资人。王尔德曾经说过:“起初是我们造就了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当我们学会认知自我、关照自我、接纳自我、投资自我、关心他人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发现幸福,同时也成为幸福的创造者和传递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