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才决定下笔,考研三年,我总是总结反省的太少。
由于本科是医学临床专业,所以大多数同学会选择考研,我也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成为了浩浩荡荡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但是,没有出自内心真正的力量,真的很容易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我便是一个例子。
我信誓旦旦的和家人宣布我的决定,立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期待自己从此可以平步青云,前程如锦。
可是,越是激昂的宣言,越会潦草烂尾。学渣属性的我,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考研失败,把我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充分的暴漏出来。
首先,我不够用功,第一年考研的时候,其他同学去图书馆占座学习,起早摸黑时,我却在宿舍追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被除了学习的各种琐事分散着精力。
其次,我总是知难而退,复习过程中不会的题,没有彻底研究明白,对考点的掌握太表浅。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可见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考试。
再次,我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备考期间太想当然,以为感动天,感动地,感动自己,就可以轻易胜出。
可是应付考试,努力很重要,方法和技巧更重要,自己学不明白,就应该请教老师和同学,多听网课,就算没有整理出条理清晰的笔记,也要在书上把重要的内容和考点圈出来,以便时时复习。最后,最能检查复习成果的就是模拟真题,在各种测试中查缺补漏,自我总结。
我总是失败,去年才决定考研的大学闺蜜,今年也如愿的拿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这加剧了我的沮丧和自我怀疑。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以至于我走了三年,也没有走完。从小到大,我都不是学习的料,中学开始,我便三番两次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训导,依旧没有开悟,浑浑噩噩的读完了高中,考了个三本,大学五年的时间也荒废在宿舍追剧,逃课睡觉中。
我渴望改变,希望考研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有一点不同。可是这样的想法都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一腔热忱难敌深扎在习惯里的懒怠,整个大学,我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书。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历经三年没有考上,对我打击很大。《奇葩说》杨奇函曾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读书的能力。是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把握自己生活的能力。自律,从来都是别人做得到,我做不到。
考研三年,我的体重从120斤涨到150斤,头发也掉了一多半,已经毕业两年的我,留在大学的城市,找了一家私立医院上班,算是让家人放心。大学同学读研的读研,工作的工作,结婚的结婚,似乎都已经尘埃落定,安稳祥和。
当我沉浸在连番失败的苦闷中,在某天突然清醒的意识到,过什么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我可以想当然的,而是生活步入绝境,我将如何苟且。
韩寒说: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啊,平时抖音,微博刷到的鸡汤太多了,然而除了时间在指缝中流失,除了仍然起不来床,放不下手机,对我的处境毫无裨益。
我可能要穷极一生,都只是在努力做一个极其普通人,或者是一个笑柄。
六月份我又将去年考研的资料和笔记翻出来,准备新一轮的复习,日常困顿中艺术作品总能给人安慰,正如《肖申克的救赎》里面说的:“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这部我温习过无数遍的电影里的台词让我念念不忘。我曾把考研视作牢笼,其实救赎之道,莫不在其中。
我不后悔考研,考研的失败是我带给我自己的,我无法怨天尤人,无法推脱,只能独自承受,我只能如此安慰自己,失败或许更有利于成长,只是每一次失败的后果,都应该且只能由我自己买单。
人生有很多条路,考研是我认为正确的一条路,有的时候,人生应该做减法,卸下虚荣,卸下功名利禄,我选择的也许不是一个研究生的文凭,而是可以继续学习的机会。
我的理想是在漫长的人生中,找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