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治理班级,相信班主任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已经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在管理班级时是怎样做的呢?我觉得,我们同样需要观察,需要发现,需要动脑思考,努力做一个智者。可以说,班级管理也需要艺术。经典诵读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非常好的方法。现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我,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初始就让他们进行了《弟子规》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既传承了经典,又很好地帮助我进行了班级管理,规范孩子们的行为,真是一举两得。可以说,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育德教育的过程。百善孝为先。在《弟子规》中这样教育我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在我们的学生当中,由于现在家里很多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对子女都比较溺爱,这就造成了孩子们不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不会感恩,有很多甚至打骂自己的家长。
刚刚接受新一年级时,我就发现有很多孩子们在和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说话时语气很蛮横。同样,和老师说话时,他们也不懂得礼貌。比较明显的就是习惯用“你”,而不能使用尊称“您”。不仅这样,很多孩子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家长对自己的关爱,不理解父母的辛劳。当召开家长会时,我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很多孩子都不听家长的话,在学校里老师说话还比较管用。有的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完全是判若两人。比如,有一个叫小方的孩子,父母长期不在家,她平时总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平时她要在学校住宿,周六日回到家时就像个小公主一样,要什么,爷爷奶奶就得给买什么。而且总是看电视、玩手机、电脑,时间很长,家长一批评就拿哭来吓唬他们。有时候甚至动手打老人。试想,连这样一个在学校老师面前显得比较乖巧的女孩子都能有这样的举动,而那些在学校也很不懂得礼貌的孩子在家会是什么样呢?所以,对孩子的品行教育势在必行。我在平时就不断规范他们的言行,告诉他们对老师和家长应该怎样说话。可以说是不厌其烦,反复叮嘱。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懂得感恩父母,我让他们每天诵读《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一章,并给他们讲每一句话的意思,给他们讲《弟子规》中孝敬父母的小故事,黄香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对老师说话时,都知道应该用“您”字,应该使用文明用语。通过家长我也了解到,孩子们对他们也很懂礼貌了。而且,很多孩子能够把从《入则孝》中学习到的方法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比如,有的孩子能够主动帮家长做家务了,有的孩子在妇女节时给自己的妈妈洗脚,有的孩子劝自己的爸爸不要酒后驾车,还有的孩子在爷爷奶奶生病时能够给他们倒水拿药。那个叫小方的孩子,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对自己的家长也不像原来那样不尊敬了,爷爷奶奶对她现在的表现非常满意,在学校里她也更加文明有礼了……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更何况,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能做成大事呢?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都能怀抱着一颗颗感恩的心,去感恩他们的父母,对他们进行的养育;感恩他们的老师,对他们耐心地教导。感谢《弟子规》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了感恩父母和老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