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进入7月,烈日当头,天干气燥,酷暑炎热,诗情画意唱和群的群友们,便以“盛夏三伏吟”为题,通过写暑天见闻,写人生百态,写体会感悟等的形式,抒发各自情怀。诗友们,热情奔放,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吟诗唱和,令人无比动容。现将26首诗作予以推广交流,以飨读者。
作者:唐双宁,王谨,陈大良,赵立凡,郭思锦,韩其周,王咏华,唐禹民,郝祥平,范世林, 杨志华,吕国英,张 凯
1、七律·叹热(外一首)
文/霜凝(唐双宁)
谁惹金乌生怨气,
苍穹罩上大蒸笼。
可怜球小冰山释,
长叹洋深极地融。
易弃刘伶遮丑布,
难来宋玉入庐风。
忽疑未射悬天日,
后羿当年谎报功。
2、卜算子·读宋玉《风赋》
盛夏似天蒸,
有汗周身泄。
宋玉兰台快哉风,
寡庶强分别。
说甚雌雄风,
皆是青蘋末。
华叶徘徊入北堂,
但愿同凉热。
(2023年7月3日于北京)
3、有感炎暑盛夏天
文/梅 仁(王 谨)
地蒸天烤云裹火,
暑热难熬如伏天。
毒阳直射聚灼光,
狂魔撒火众生煎。
盛夏炎热人焦燥,
佩服户外工作者。
电网护路农耕人 ,
互致关爱防热射。
热风吹开含苞荷,
暑气拔节惠稻穗。
不可或缺三伏蒸,
汗渍滴土秋实兑。
一年四季有轮回,
温凉暑寒自交替。
人生之树需力炼,
酷暑熬过是秋天。
(2023年7月初于北京)
4、癸卯度夏有感
文/陈大良
七月流火酷热天
赤日炎炎热浪卷
室外劳作流大汗
阔宅画画享清闲
忆起当年在乡间
帮助家人苦做田
面朝黄土背朝天
汗水如雨似流泉
时光一晃几十年
仿佛事发在昨天
每每回首往日事
心潮澎湃感地天
庆幸遇上好时代
老有其成度晚年
珍惜夕阳好生活
党的恩情记心间
饮水常常思其源
不忘初心薪火传
光荣在党五十载
保持晚节一百年
(2023年7月1日于上海)
5、沁园春·夏日甜心(外三首)
文/赵立凡
荷花盛开,画意诗心,情感沉醉。又馨香璀璨,夺目光彩,灵心交融,兴然忘归。蜂蝶飞来,风流大雅,万萍香飘眏相辉。画卷美,心荡神怡眷,荷红莲翠。
泉流鸟鸣燕飞。晚樱香醇色多诱惑。青柳风和畅,红菲翠雨,云水禅心,莹枝赏客。籠煙凝华,日照悬金,馥郁田家千芳缀。听仙曲,乐至百啭处,潇潇雨催。
6、一丛花·海边咏怀
万顷碧波海连天,薰阳热风间。搏浪争棹凌波去,玉琳光,舟游云烟。白鸥飞澜,沧浪无边,隐隐远青山。
风送涛声扬白帆,欢鸟浪中旋。徘徊云影珠玉漫,穿天梭,雪波不见。人生如是,骏马腾空,任风随长鞭。
7、青杏儿•夏日吟
醺阳撩人愁,炫日烈,倦心难休。红莲碧荷漫池塘,争秀高低,香放千波,荡浪风流。
深情演绎诱,戏游鱼,蝉声高悠。无奈恼人心弦醉,情也无意,俏也无意,逐波隐舟。
8、夏日炎炎
夏日炎炎烈火焚,玉宇熊熊腾碧云。柳阴树下烫屁股,榴花风中铸诗魂。青山游人何处去,绿水流泉弦上吟。流溪岸边苦茶味,静叶御景不出门。
(2023年7月2日于北京)
9、盛夏随笔(二首)
文/郭思锦
(一)
盛夏三伏炎热至,
汗如雨下浸透衣。
烈日高悬空气热,
倦鸟躲到树荫里。
酷暑难耐焦心乱,
闷热让人眼昏花。
开着空调也无济,
禅心入定甭管它。
盛夏三伏也有美,
夏花盛开心花放。
绿树参天鸟欢鸣,
只待初秋送凉爽。
(二)
夏日闲吟兴无边,
绿荫蔽日爽心田。
蝉叫鸟啭交响乐,
花香入鼻意悠然。
休将烦恼论长夏,
但知清凉浸人间。
静坐谛听天籁美,
心灵澄净赛清泉。
(2023年7月4日于北京)
11、南方避暑
文/韩其周
癸卯盛夏天气怪
北热南凉倒过来
京城热度创新高
七十年来翻新牌
连日超过四十度
老幼病弱实难耐
挚友此时诚邀吾
奔赴南方躲暑灾
安徽西部大别山
深山老林好凉快
清晨必须穿夹克
夜晚还要棉被盖
整日享受大空调
空气清新超塞外
雨中漫步更浪漫
溪水潺潺云雾开
拍照留念寄深情
美食美景铭心怀
依依握别难松手
约定明年吾还来
(2023年7月4日晨,作于首都机场候机楼)
12、癸卯暑热随笔
(七言排律)
文/王咏华
三伏未到暑热狂,
“煎炒烹炸”已遍尝。
暴晒如进烧烤店,
雨后又入桑拿房。
高温史册创纪录,
颜色预警变红黄①。
新塘菡萏吐茎短,
老树金蝉鸣音长。
荷角蜻蜓孤单立,
苇丛鸳鸯结伴航。
超市肉奶销不畅,
路边瓜果价格扬。
冰啤自酿成新宠,
麻小簋街火如常②。
空调开关衡利弊,
餐饮冷热辨阴阳③。
老人养生勤泡脚,
儿童防龋少吃糖。
南来北往导游累,
冬病夏治中医忙。
环卫晨夕加班点,
供电昼夜保安祥
路况顺畅赞交警,
意外救急谢消防。
众生百态道未尽,
歪诗几行写不详。
唯有一事思难解,
高温之冠深山藏④!
注释:
①六月下旬,北京历史持续高温纪录接连被刷新,气象台频繁发布“蓝黄橙红”异常天气预警。
②近年,超市、酒吧用小型啤酒酿造机自酿冰啤非常走俏。簋街是京城著名餐饮一条街,特色菜品麻辣小龙虾,北京人俗称“麻小”。
③专家认为空调对人体有利有弊,开关要科学,调温应合理。而饮食冷热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可破坏阴阳平衡。
④暑热以来,地处深山、一向凉爽的京郊避暑胜地怀柔区汤河口镇和门头沟区斋堂镇,却曾高温超过41℃,两次成为当日全国之冠,何以如此反常?专家也没有明确的解释。
(2023年癸卯小暑于潘家园寓所)
13、观荷消暑
文/唐禹民
每逢盛暑降人间,
汗流浃背苦难言;
荷塘边上觅清凉,
触景生情在眼前。
叶茂似伞永相见,
一枝秀姑出水面;
秀美出自淤泥中,
婀娜多姿俏姿态。
寻求清凉到乡郊,
空气新鲜暑气消;
观荷更觉心底凉,
去暑安康任逍遥。
(2023年6月22日于北京)
14、行豫感悟(外五首)
文/望江子(郝祥平)
注定的路必须行走
该见的人也必须相见
行走中原
虽然已是仲夏
但若心有荷风
润物且无声
累并兴许快乐着
一
形如古罗马广场
一角
日落时
显然
思念着东方的乳汁
爱抚的呻吟
夜色下
一群黄皮肤的男女
悠然自得
外在的西亚斯
过了一座人行天桥
霓虹下的夜市
全然是特色小吃
还会偶遇零星黄头发黑皮肤
一个个孤独的身影
二
他们说起来
三国文化
他们说起来
农耕文化
他们说起来
钧瓷创新
他们说起来
曹操本人
他们说起来
黄河大鲤鱼
都是轻描淡写
但是他们说起来
胖东来
从出发前
到出发后
还是进程中
饭桌上
街头巷尾
都说个不停
没了没完
三
我的记忆中
都是唐朝的事情
可是早在唐还早的几百年前
她们早已进入了中原
白马在唐前
荷花和乌龟也在堂前
只有伫立在一尊观音像前
我依然站在堂后
四
五公里的水路
有人将汉服穿成了汗服
也有人一路寻找荷花
这一路有上十座拱桥
护城河两旁
乘凉的多
但是没有夜钓的人多
人太多的古街
我只好等到天亮
加入到晨练的人群中
去叫去喊
依在拱桥上看满城的荷花
绽放
五
那个演觉远的觉远
现在也不够觉远
那个被追杀被救的皇太子
现在也不懂实名制
行走塔林
寻味当下
落地成塔
人生几何
躲不过一砖一瓦
一地尘埃
错过的已错过
放过的为何还不愿放过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两手空空
悲也好喜也好
不枉来到人世间走一遭
(2023年7月4日于玉皇阁)
19、夏日时光感怀(外一首)
文/范世林
诗情画意主题现,
围绕夏日吟诗篇。
晨曦时光刚起床,
随手打字谈悟感。
群里人员非一般,
藏龙卧虎皆大腕。
喜以撰文度晚年,
响应号令分秒间。
癸卯夏季烈日炎,
气温热度超往年。
正午紫外更是残,
阳光直射肤色暗。
前期吾之新疆转,
少有树荫头顶天。
即便穿着防晒衣,
光线映照也难免。
十天有余返家园,
友人见面皆言变。
容光焕发精神佳,
明显已成黑脸蛋。
看来必须转观念,
防暑降温挺关键。
晴天户外出行时,
切记带把防晒伞。
回忆过去麦田间,
农民全是手拿镰。
冒着酷热忙收割,
汗水直冒湿衣衫。
想起露天众职员,
整天面对大热天。
坚守岗位成习惯,
不畏酷暑做奉献。
如今虽然天气炎,
衣食无忧有人管。
感谢中央国务院,
国泰民安人心欢。
室内环境最悠闲,
空调屋里茶水端。
知足常乐当自强,
奋发图强永向前。
(2023年6月24日)
20、癸卯年夏日
烈日炎炎,
室外烤天。
出门活动,
防晒遮面。
癸卯夏天,
酷热空前。
相对凉爽,
尚属太原。
昼间阳光,
非常耀眼。
正午十分,
像似火团。
夜里温度,
降低明显。
大多满足,
安稳睡眠。
待家避暑,
格外休闲。
吟诗作文,
抒发情感。
读书品茶,
微信翻看。
如此生活,
堪比蜜甜。
说千道万,
话题回转。
亲朋好友,
健康关键。
期盼各位,
平安康健。
兔年伏期,
快乐每天。
(2023年7月4日于太原)
21、采桑子·骄阳
题记——新疆喀什是我国边境城市,文化交融明显,充满异域风情,特别是时差大,日落约在晚11点,游玩不知已是夜⋯
文/杨志华(西西)
境西曙雀迟归岳,
光映高空。
满目情浓,
虽已斜阳亦骄雄。
盼来桂魄嫦娥兔,
手鼓强功。
舞旋恩隆,
绿水青山白昼中。
(2023年7月5日于北京)
22、吕国英诗书·第0878(外一首)
天光炙苍穹,
地气蒸九域。
孰能驻清凉?
御静任游处。
(2023年7月5日于北京)
23、吕国英诗书·第0876
酷日穷碧荫,
心静不纳凉。
朝沐东腾火,
晚拂西徐光。
(2023年7月5日于北京)
24、夏日酷暑(外二首)
文/张 凯
烈日炎炎热浪高
桑拿天气蒸笼烤
大街空旷路人稀
高树密稠蝉调噪
电扇摆头气旋来
空调张嘴冷风冒
书斋静坐品禅茶
泼墨吟诗暑意消
(2023年7月4日于宿州)
25、校园避暑
长廊幽静花芬芳
绿树浓荫书卷香
断续蝉声传密林
呢喃燕语送雕梁
远观天际云絮飞
近享园内音乐响
此处寻凉来避暑
品茗读报身心爽
(2023年7月4日于宿州)
26、夏日幼荷
小荷初长蕾苞尖
犹似佳人立水边
窈窕身材着翠裙
红妆粉黛展娇颜
风姿绰约惹人爱
早有蜻蜓来吻脸
蜜意柔情留倩影
撩得墨客赋诗篇
(2023年7月5日于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