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2025年高考数学及其它

    我全程掐表做了2025年的高考数学,不仅是因为孩子明年要高考,也是因为我对数学这种学科还有点兴趣,我喜欢那种挑战的刺激感。做完还是有点感受的。

    从整体上看,今年的数学比去年略微简单一些(这要被很多人拍砖了),我相信今年高分的考生应该比去年多。从细节看,我觉得一些题目的命题思路有待商榷,其中最受诟病的应该是大题的第一题,即独立性检验的题目,我觉得这种命题有违高考选拔的初衷。概率统计固然重要,但大部分都应是大学才学习的,高中不过是学个皮毛,把概率统计做大题是不合适的,这种题目往往很机械,不需要明白原理的,根本检验不出学生的数学素质,知道该方法的学生即使懂个皮毛,也可以做出来,反之,一些聪慧的孩子如果没见过这种题目,是怎么也做不出来的。初等数学的内容很多,大题有限,采用稀缺的大题资源检验学生的记忆,实在不值得,我认为类似概率统计的内容在选择和填空中出现即可;另外,我觉得抛物线的题目出的也不好,因为它可能引导学生去记忆很多的二级结论,的确,这种题目用抛物线的二级结论做会快很多,但二级结论一直是我反对的,理解事物要从本质去理解,别人推导出来的,机械记住了,然后应用在选择和填空中,的确可以加快点解题速度,但却会大大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不偿失,况且,这个题目很容易猜,至少我是这么做的,解析几何中求最值的题一般都是考虑特殊位置,这题也不例外;最后,三角函数的那道题我觉得技巧性太多了,反正我是做不出来的,据说来自于国外的数学竞赛题,我反对太多技巧的应用,特别在这种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它很容易打击普通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很多孩子把学习心思用在那些偏怪的题目上,不能为了难度而难度,数学的命题应检验学生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复杂性和递进性。

    我有时会看看胡小群讲的数学,他的很多理念都和我是一样的。他说直接拉他去考今年的新高考1卷,也就是130左右,全国顶级高中的数学老师也大致都这种水平,而一般的高中老师也就是110-120的水平,我觉得他没有夸张。教练员和运动员是不同的,教练员没有经过考试的严格训练,他的成绩往往未必如学生,况且,很多老师不过从事的是数学老师的职业,并不能说明他们有数学天赋,或者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水平不如最顶尖的学生很正常。那些数学硕士或博士他们只是学得多,但做起一些刁钻的平面几何题,可能也一堆不会做的。没必要对老师太神话,觉得老师不如学生是多么可怕的事,培养出清北的老师大多都不是清北毕业的,这不很正常吗!一个老师的水平不应体现在无所不能地会做题,而是可以从一个高度去引导学生,指引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开阔学生的眼界,这就如同一个优秀的硕导博导,你问他很专业的问题细节,他可以根本不知道,谁能无所不通呢?可他们有经验,有高度,可以给学生指出可能的问题所在,可能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不可否认,这种试卷可以考到一定的成绩,是我们普通人不敢企望的,有些分数我不知这些学生是怎么考出来的,这需要多好的思维啊!我觉得给我一年时间准备,一些题目我也是不会的,但那又怎样的,一切顺其自然,数理逻辑没到那种程度,就认命,没什么懊恼的,拼命地追求完美,我不觉得有什么好,跳一跳能摸到最好,但如超越自身极限,还是免了吧,除非有那种执念。哥哥今天说,“我觉得你对我很好,我成绩那么差,你也没骂过我。”我说,“你只要尽力了,有什么骂的,人各有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