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润心田
印象当中,我第一次遇帮倒忙“热心人”的经历,是在我初上学的时候。
记得当时,数学小测试,老师出了一道极其简单的题:1 + 1等于几?如此简单的题,我毫不犹豫地用铅笔写下答案“2”。
谁知,这答案被同桌瞥见,他压低声音提醒我:“错啦,答案应该是‘3’或者‘4’。”
我满心疑惑:“为什么?”
同桌便神秘兮兮地解释,说从广播相声里听到,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结婚,二人便会生下一个或两个孩子。所以1 + 1应该等于3,或者4才对。
年幼的我竟然觉得有道理,于是当机立断用橡皮擦把“2”擦掉。
很快,卷子发了下来,老师说,全班唯有我和同桌脑路奇特,给答错了,并且我俩答案还不相同,我写“3”,他写“4”。
呃,这倒也证实了我们并未抄袭。
原以为这样的逗逼事只会发生在童年,未曾想,这些年来,类似这般的“热心人”依旧频频出现。
就在前天,我又一次被别人的“热心”给差点绊倒。
前天,前往深圳一趟。
傍晚,准备乘坐高铁返程。
往常,我习惯先打车十分钟到塘朗地铁站,再乘两站地铁直达高铁站检票口,全程约25分钟。可这次因为带着母亲,为图方便,于是我直接叫了辆出租车,打算直达深圳北站。
刚一上车,司机便问:“你们乘坐的高铁几点发车?”
我看了一眼手机,回复道:“19:33分,现在是18:17分,高德地图显示,虽然堵车,但全程大概五十分钟能够到达,时间应该还充裕。”
司机却面露担忧:“理论上是够,但现在正值下班高峰,我真担心您赶不上车。”
我无奈道:“都堵在路上了,赶不上也没办法呀。”
司机立马给出建议:“要不先到塘朗地铁站,然后坐地铁去高铁站更稳妥些。”
我一想也对,便修改了下车地点。
紧接着,司机手一挥方向盘,拐进路旁一条鲜少车辆的小路,车速瞬间提了起来。
可越往前开,却发现路变得越来越狭窄。
眼见前路难行,司机竟“破釜沉舟”般将车驶上步行道。
又开了一小会儿,这才发现,一排巨大的石墩横亘在前,别说是汽车了,就连单车都难以通过。
无奈之下,司机只好掉头,试图从反方向的另一个路口突围,结果,同样被石墩拦住。
心急如焚的司机指着不远处一座人行天桥说:“这样吧,你仨赶紧下车,走过这道天桥的对面就是塘朗地铁站!”
“好的,谢谢了。”说完,我仨便下车,朝那座天桥的步梯走去。
可在爬步梯的过程,望着空荡荡、略显阴森的天桥,我心里有种隐隐不安的感觉。
果不其然,当我爬上足有四五层楼高的天桥时,便发现有一排木板挡住了去路。
站在天桥梯上的我赶忙朝司机挥手大喊。
由于进来的路实在窄得无法掉头,正在倒车的他见状也急忙下车。
等我跑到他跟前:“上面走不通!”
司机连忙说:“那快上车,我送你们去另一边的天桥。”
重新上车后,我问:“刚才的车费您是不是已先结束计费了?如果是,我加您微信,回头再发个红包给您。”
司机报了手机号后又说:“钱不钱的不重要,能让您赶上高铁才是关键!”
就这样,折腾了二十多分钟,我们又回到了最初堵车的车流当中。
此后,司机在车河中见缝插针,疯狂穿插。
右转没几分钟,又遇上红灯。
此时显得比我还急的司机指着前方几百米外的另一座天桥,又看了看旁边显示绿灯的人行道说:要不你们干脆在这下车走过去,这样会更快此!”
我说:“那好吧,谢谢您了。”说完下车。
令我郁闷的是,当我们刚走到斑马线前,此时的绿灯却变成了红灯,而那辆出租车却一脚油门,消失在车流里。
我们一路疾走,爬天桥、赶地铁,气喘吁吁,总算顺利抵达高铁站检票口。
此时我掏出手机一看,19:20分——距离发车仅剩十几分钟!
细想下来,若不是司机这般“热心”,按我原本的计划走,即便堵车,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一路上,不仅白白浪费了至少半小时,还走了一些冤枉路。可这事能怪司机吗?似乎不能,归根结底,还是怪自己做事不够笃定,轻易被他人意见左右。
晚上十点多到家,我给司机发了个小红包。
他收下后,还在微信上关切询问:“老板好,到家了没?”
我看着手机,默默回了四个字:“我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