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面对环境剧烈变化而内心不至于崩溃,关键在于变故后的「保护性真空期」:当旧有行为模式被打破而新秩序尚未建立时,需要构建一个低能耗的「茧房」。

比如经历裁员冲击的人若能在三个月内获得职业教练指导和经济缓冲,其反思会更多导向技能重塑而非自我否定;原生家庭创伤被唤醒的青少年,若能及时转入支持性社群环境,反而可能将痛苦转化为共情能力。

这类似于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身体在发热启动防御机制后,需要静养空间让抗体生长。此时的保护不是消除挑战,而是提供「试错的安全边际」,允许新生的积极行为像树苗一样在防风网中扎根,直到能独自应对真实世界的风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