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当你什么皆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桩事皆有极大的不情愿,在这时刻,你毋宁去流浪。
舒国治在《流浪集》一书中,曾这样描述理想的流浪——要用尽你能用尽的所有姿势,“纯粹的流浪。即使有能花的钱,也不花。
享受走路。一天走十里路,不论是森林中的小径或是纽约摩天楼环绕下的商业大道。
不让自己轻易就走累;这指的是:姿势端直,轻步松肩,一边看令人激动的风景,却一边呼吸平匀,不让自己高兴得加倍使身体累乏。
并且,正确的走姿,脚不会没事起泡。 走路是所有旅行形式中最本质的一项。沙漠驼队,也必须不时下得坐骑,牵着而行。
你即使开车,进入一个小镇,在主街及旁街上稍绕了三四条后,你仍要把车停好,下车来走。以步行的韵律来观看市景。
若只走二十分钟,而又想把这小镇的镇中心弄清楚,你至少要能走横的直的加起来约十条街,也就是说,每条街只有两分钟让你浏览。
走路 。走一阵,停下来,站定不动,抬头看。再退后几步,再抬头,这时或许看得较清楚些。有时你必须走近几步,踏上某个高台,踮起脚,眯起眼,如此才瞧个清楚。有时必须蹲下来,用手将某片树叶移近来看。有时甚至必须伏倒,使你能取到你要的摄影画面。”
生活中,最接近流浪的状态,恰是最易得的走路。
最好也不要什么人陪伴。不用说什么话。不想什么事。
在路上,就是单纯地在路上而已。看风景,路人,树,花,各种景象,它们或许可以留在的记忆,或者一晃即过,那是非常放空的状态。
从未有另一个状态,能令一个人完全跳脱自己的身份,以旁观者的视角,打量这世界。
有了流浪心念,对于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清风明月,时在襟怀,常得遭逢,不必一次全收也。
自己睡的空间,只像自己身体一般大,因此睡觉时的翻身,也渐练成幅度有限,最后根本没有所谓的翻身了。
他的财产,例如他的行李,只扎成紧紧小小的一捆;虽然他不时换干净衣袜,但所有的变化,所有的魔术,只在那小小的一捆里。
最好没有行李。若有,也不贵重。乘火车一站一站的玩,见这一站景色颇好,说下就下,完全不受行李沉重所拖累。于是,路上绝不添买东西。甚至相机、底片皆不带。”
流浪最大的好处是,丢开那些他平日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好比他的赚钱能力,社会占有度,聪慧,迷人,顾盼自雄,和自卑感。
就是撇开车房,身份地位,当一个自然人,与万物平等,奔赴另一种文明。探险家式的流浪,追求的是一种荒凉的刺激。
天地归于一寂,只有他一个人站在那里,能感受到黑夜降临之后完全无光,能听到渺无动静的声音,比如风吹细沙时两粒沙子相击的清响——这些才可以令他们精神抖擞,心身提振,较之人烟喧腾具备更吸引和强烈的魅力。
要令自己不懂什么是累,“常常念及累之人,旅途其实只是另一形式给他离开都市去另找一个埋怨的机会。他还是待在家里好。
要像小孩一样从没想过累,只在委实累到垮了便倒头睡去的那种自然之身体及心理反应。
即使在自家都市,常常在你面前叹累的人,远之宜也。去千山万水的熬时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砺你的知觉,直到你能自发的甘愿的回抵原先的枯燥做你身前之事。
即使你不出门流浪,在此种不情愿下,势必亦在不同的境遇中流浪。”在流浪中,不停地变动空间,眼前就总是开阔的场景,这种视野上的辽阔使得心境终至平静空澹。
看壮丽与浅平,富足与贫困,丑陋与漂亮,皆是一样。
哪里都是好的,哪里都能待得,哪里也随时可以离开,无所谓有留恋的人事物。
最不愿意流浪的人,或许是最不愿意放掉东西的人,“这就像你约有些朋友,而他永远不会出来,相当可能他是那种他自己的事是世间最重要事之人。”
有人说,喜欢流浪的人必定是个无情的人。因为他们总是要承受一次次离别。倘若多情,怕是多少泪花也缠磨不够的。
可是,什么算多情,什么又算无情呢?必须与人时时粘腻在一起,才算有情深重?显然不。
若想长久地拥有一段关系,哪怕仅仅是回忆,都需要适度的距离。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他在这一方天地里,有寄托,有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而流浪的人,他们的空间无限大。因为没有什么能束缚住他,无论往哪里走,都是从他的圆心向世界更深处走。
海 水 洗 岸 浪 非 花 ,野 荒 伫 久 亦 是 家 。
这些最枯寂,同时又最富感觉,最天地自在的极佳光景,谓之曰 流浪。喜欢我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ID:tju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