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没见了,他不跟我叙旧,也不问我是从哪里过来,没有温情主义和伤感主义,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陈丹青谈回国见林旭东
他的聪敏在于他没有在这个阶段停下脚步,而是就此出发,马不停蹄地去寻找自己的世界,就像面镜子:不但折射出所遇到的光线,又使这光能成倍增长,发热乃至产生火花。——林旭东谈初见陈丹青
我自认为再好的记忆也抵挡不住岁月的消磨。
十年前,在莫斯科,特里契柯夫画廊,当我看到丹青和我儿时依照着粗劣的印刷品临摹过的原作,心里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激动,当时就想对着丹青大叫:“还记得吗?”忍不住立马买了一张明信片寄出。尽管地址只写了:中国北京陈丹青,他居然收到了。当时还有另一张寄:中国上海陈逸飞,他也收到了。——韩辛
陈丹青:我特别幸运,你很难找到一个人,他比你还认真地看你的画,可是我有两个这样的朋友!
韩辛:他说“韩辛你不懂,这个才是社会影响力。”他所要的已经超出他的艺术创作范围,艺术创作是很个人的。你有很深的感悟,这种感悟跟别人不同,你才有价值。当你去迎合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自己本身的欲望和那件事情本身的力量就能削弱新东西产生的力量。
《艺术最真的年代》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