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直很喜欢吴念真老先生的《这些人 那些事》文集,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这些人和事,透过真情挚意的笔,如此跃然的活在你我眼前,有些话就像道出我内心的心声一样。
是呀,这些普通的人,过往的事总是存在我们的内心很多年很多年,经过时间的筛选和洗礼,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感动和温暖。于是想借用文集此名,做为我日后记录我认识的人和发生的事。
我的外公外婆
回首过往,总是有些人、有些事留在记忆深处,它们是生命中宝贵的回忆。曾经再也回不去,就让它们存在我跳动的心里,上路。
这是一个我一直想诉说但不知该如何提笔的话题,生死这样的话题似乎太过沉重,但它却深深的在某一瞬间击碎过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去感悟生活的真谛。
死,生的对立。生,死的开始。循环往复,人类也因此生生不息。第一次感触到生死这样的经历,是在读初二时外婆的离去。
外婆是个瘦弱的女人,个子矮矮的,说话轻轻柔柔的。外婆带大了一大堆的小孩,舅舅家五个小孩,所以也没时间照顾我和姐姐。我对她的记忆也就是从她生病那时。外婆住了一阵医院,有一天我记得在家里,有人来报说外婆过了。妈妈连忙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医院。那么多年座在妈妈自行车的后面,妈妈从来没有那次的速度快,我想她的悲痛从她的速度中可以感受到。
外婆平静的走了,我也生平第一次伤心的经历自己的亲人永远的走了的场面,那种场面痛苦的让人不愿回忆。妈妈,小姨哭的死去活来,大表姐们也号啕大哭,我也挺伤心的,但总是感觉我的伤心没有他们的来的痛彻心扉。
当一个人与要走的那人感情非常好的时候,那人无疑是最伤心,无论你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那种心痛那种决别是刺骨的。当年的那个场面给了我这样的感觉,也让我觉得人太可悲了,最终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必然。
外公九十多岁逝世,也算是有福之人。外公是一个精明、干练的老人家,在一大家人中很有威信。我和外公、外婆接触不多,但我能感受到外公的爱是在懂事之后。
外公从小姨家做飞机回来,途径大表哥家,最后回到老家,给我带了一份飞机餐。他说,你肯定没有吃过飞机餐,我没舍得吃给你尝尝。当时的心情不记得了,妈妈打开后一看全坏了,我还是舍不得偷偷的尝了一口,觉得变味了就吐掉了,毕竟当时对飞机餐的认知如同对饭馆吃大餐的认知。
我的飞机餐没有吃成。很多年后我也自己做了飞机,吃了飞机餐,没觉得什么特别。一次闲聊,和朋友在聊第一次做飞机第一次吃飞机餐的事情,才想起我的第一次飞机餐是外公做那么远的飞机给我带来的,才体会到长辈的浓浓的爱。
爱在人永远不在时才明白,我很后悔,后悔在外公晚年时我没有想过要多陪陪他,想起小姨要我推外公去公园走走时没人一起去而借顾推辞。外公,对不起,你在天堂也一定要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