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头马演讲的第一次演讲,演讲的惨不忍睹,忘了好几次的词,忘词导致紧张,紧张导致肢体动作变形,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不美观。后来虽然急中生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演讲整体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了,但跟之前的目标相差还是有点远。在家练习的时候还做得挺好,练习了50遍以上,以为自己能够很放松了,但一站上台,看着台下的人,就脑袋有些空白,说几句表情就僵了,不能一直轻松微笑着看着下面。然后不停地忘词,导致更紧张。
后来回来反思,其实是因为自己写得第一稿太难了,写的语句有些太拗口,不是自己之前习惯的表达方式,导致自己背了很多遍还是不能记得很牢,一紧张就容易忘,而且中间自己设计了太多故事,太多手势,都不是自己之前擅长的,远远超出了自己演讲能力的范围,所以难度就大大增加。第一个演讲其实就是简单介绍自己,让别人了解你,说出你的目标。就那么简单。真实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先让自己上台适应一下成为舞台的焦点的感觉。做到自然,不紧张就好了。这已经是突破自我了,比起之前同样一上台就紧张,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已经走在了自己能力的边缘,但有不会让自己太不舒服,容易做成功,做成功就会有更多的成就感。。。如此一直累计成就感,就会一直累积自信,虽然开始起点可能会比较低,但做几次后自己信心有了,就会越做越好,越来越有自信。反而是成长最快的方法。
不断地走在能力的边缘,即突破舒适圈获得进步,又不会感觉太难受,不会有太多的抗拒感,累计成功后最后会有一个突变,变得强悍。设定一个总目标后,将目标分小,但不必要将小目标设定的太高,尽量分细,让自己伸手就能够得着,这才是实现目标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