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地构建金字塔结构通常容易一些,步骤如下:
1.画出主题方框
这个方框就是你文章的金字塔结构最顶部的方框。在方框中填入你要讨论的主题,当然前提是你知道要讨论什么主题,否则请跳到步骤2。
2.设想主要疑问
确定文章的读者。你的文章将面对哪些对象?你希望文章能回答读者头脑中关于该主题的哪些疑问?如果你能确定读者的主要疑问,请写出来,否则跳到步骤4。
3.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如果你还不清楚答案,请注明你有能力回答该疑问。
4.说明“背景”
你需要证明,现阶段你能够清晰论述该主要的疑问和答案。具体做法是:把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相结合,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5.指出“冲突”
现在你已经开始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了。想象一下,读者表示同意,点着头说:“对,我知道这个情况,有什么问题吗?”此时,你就应当考虑“背景”中发生了哪些能使读者产生疑问的“冲突”。
6.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对“背景”中“冲突”的介绍,应当直接导致读者提出主要疑问(已在步骤2中列出)。否则,应重新介绍“背景”中的“冲突”,使之可以直接导致读者提出主要疑问。
自下而上法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金字塔原理的规则能够使你从金字塔结构中任何一个位置上的思想着手,发现其他所有相关的思想。但是,你必须采用自上而下法或者自下而上法。
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不要试图一下子就把整篇文章都写出来,因为你稍后就可能很容易地想出文章的结构。一旦你的思想变成了文字,你就可能会觉得写得不错,而根本不管你的思路实际上是不连贯的。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一定要从“背景”开始构思,因为按照这个顺序,你更容易准确地找到“冲突”和“疑问”。
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你应当先整理出序言的信息,然后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的思想上。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你不应该在文章的正文部分才告诉读者过去发生的事情。正文部分应当只包括思想,即:因能够为读者提供新思维而引起读者疑问的表述。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序言的目的只是告诉读者一些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如果所表达的信息能够很容易地由客观的第三方进行检验和证实,那就可以假定你的读者“知道”该信息,因为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6.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如果是写文章,就是“序言”;如果是演讲,就是“开场白”。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总是向读者说明其已知的信息,意义是:序言说明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该“疑问”。
为什么要用讲故事的形式
读者头脑中已经存在许多杂乱、零散的思想,其中绝大多数都与你文章讨论的主题不相关,但却是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你必须想办法使读者轻易地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文章的内容。
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即利用未讲完的故事所产生的悬念效果。应当通过向读者讲述一个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相当于引入某种“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案。
如果你确实想给读者讲一个“好故事”,你就应该给他们讲一个他们已经知道的“故事”,或者是他们应当知道的“故事”(如果读者具有这方面的背景知识)。
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何时引入“背景”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文章开头没有说明与文章主题有关的背景,就说明你或者选错了主题,或者开始讨论主题的时机不对。
所有引出“背景”的句子都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起始句:
任何大型医疗服务体系都受到资源日益匱乏的困扰,民营医疗服务体系也不例外。(报告)
根据考古发现,在人类历史最早的250万年中,人类唯一使用的人造工具都是实用性的石器。(杂志文章)
读者对以上这些表述的通常反应是点头表示同意,并且说:“是的,我认为是这样,那又怎么样?”如果客气一点,就会说:“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读者的这些反应使你能够提出“背景”的“冲突”。
什么是“冲突”
文章序言中的“冲突”虽然经常指的是某种不利的变化,但并不总是具有“不利的变化”的含义。这里的“冲突”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
用描述文章主题的公认事实开始讲“故事”,“冲突”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因素,并且必须引发读者的“疑问”。读者的“疑问”可能有多种形式,但通常相当于询问“接下来怎么样”。
为什么要用这种顺序
序言必须采取“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但是,各部分的顺序可以有所变化,以创造不同的文章风格。以下是一个序言的基本结构和分别用4种顺序写出来的例子。
基本结构
背景(S)=业务多元化研究服务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40%。
冲突(C)=无法证明我们的工作对客户有明显益处。
疑问(Q)=如何确保多元化研究确实对客户有明显益处?
回答(A)= 实施“公司发展项目”,以研究该问题。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什么是“关键句要点”
关键句要点(或称要点、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不仅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如果文章篇幅较长,就应该列出关键句的要点,然后为第一个要点起一个小标题,由此开始写作。
列出关键句要点可以让读者在开始阅读的最初30秒内就能了解你的全部思路。
关键句要点必须表达文章的思想,永远不要用“背景”或“介绍”作为某一章节的标题,因为这种标题所含的信息与其他标题所含的信息肯定不在同一个抽象层次上,或者说抽象的程度不同。
而且,仅列出主语而不列出完整的思想,可能会存在一种危险,即关于该主语的思想无法形成明确的归纳或演绎逻辑论证关系。
序言应当写多长
一般情况下,序言需要2-3段,其结构如前面的图4-2所示。说明“背景”和“冲突”的文字可以长达3-4段,但是不能再长了。
关键句要点是否需要用引言
关键句的每一个要点,都应该按照与全文的序言相似(但简单得多)的“背景—冲突—疑问”结构逐个引出。
当读者对任何一个关键句要点提出疑问时,你应当告诉读者一个简单的“故事”,以保证读者与你站在同一位置上。
在写关键句要点的引言时,你使自己意识到刚才已经将哪些信息输入了读者的大脑,以及(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读者还需要获得哪些信息才能提出你的下一个要点将要回答的疑问。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3.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可以看出,全篇文章的中心都依赖于读者提出的第一个疑问,或称初始疑问。这种疑问全篇只能有一个。如果存在两个初始疑问,这两个疑问肯定是互相关联的,如:“我们是否应当进入市场?如果是,应当如何进入?”
这两个疑问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疑问,即“我们应当如何进入市场”。因为如果对第一问的答案是否定的,就不存在第二问;而如果对第一问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个回答就成为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思想,而由之引起的疑问“如何进入市场”将引出关键句要点对其回答。
序言的常见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构思过各种文章的序言。你也许发现,文章的序言具有某些共同的模式。你也可能发现,你写文章的目的通常是回答以下4类问题之一:
1.我们应该做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做(将如何做/是如何做的)?
3.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商务文章中最常见的4种模式:
1.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2.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3.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4.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