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诸子百家的学说,发现其中的很多理论,有的刚好与自己的认知相同,比如“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有的是慢慢悟出理解到的,比如“反者道之动”。于是就想,是否自己专习哲学三五十年,然后生在当时那种什么理论都处于混沌末期的阶段,是否自己也能总结出对当世有一定启发的名言警句?
同时又不禁回到现代社会。我们都是踩着巨人的肩膀完成了人生的一步步里程,所以我们悟出的人生道理和做人原则也许比先贤早也运用得更为自如,那么现今的90后、00后呢,显然他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和一些捷径、道理比80、70要早很多,那么他们的起跑线就离我们已经很近了?然而我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已最近的感知成果,花时间在图书上,比花时间在互联网上,能够使人更加沉淀,但外在(诸如与人谈资和视野)方面却相对略显脱节。
那么两利相权取其重,究竟是我们花豆蔻年华在死读书本上?——也许沉淀下知识的基础架构、也许单纯前行漏掉人生的很多机会;还是把自己淹没在无休止的社交、新闻和心灵鸡汤(这是我对少年了解世界的途径定位)里?——也许有助于早早构筑出世界观价值观以指导自己的人生走向、也许用浮躁和自我来奠定性格基础。
又也许其实这些差距体现在人生中并不致于如此明显,但马太效应在此刻作用于人生的效力也许已被放大到最大化,即拥有条件(优越的互联网环境能够摄取所需资源)并能合理利用的少年将在此刻把与其相对“弱者”在人生中的差距正式开启。
如今80后都羡慕晚于他们5-10年的90后,因为前者步入社会时的影响和作为远没有后者之大,而这一切的根本无疑是互联网的作用。纵然做了以上分析,仍旧被这个无法忽视的比较所纠缠,如何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