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人喜欢自己,他走上了护肤达人之路

“多接触美好的人和物,感觉自己也会更好一点,哪怕就一点。”

江三小时候是在湖南老家村子里读的小学。

四年级后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去了广州。

城市里新鲜的一切,对于一个连市区县城甚至镇上都没去过几次的小孩来说,那种冲击不是砰咚心跳的刺激,而是害怕。

不够标准的普通话。

不够漂亮的着装。

赶不上的英语成绩。

“士多店”读成“土多店”以后受到的嘲笑。

不被认可的种种,植入了心里的自卑。

初中又回到老家后,环境相对亲切。

但初中155的他,却是个体重近130斤的胖子。

加之头发稀少,被人称之为“三毛”。

那时候,他走路都要贴着墙根儿,不想被人看到。

改变出现在他被任命为英语课代表后。

由于从广州回来,他的英语相比老家同班同学要好。

英语老师任命他当了课代表。

有些同学因为这个,也和他更亲近了起来。

感觉受了一定认可之后,他开始渴求更多的认可。

希望大家会喜欢自己,就像自己也会喜欢羡慕那些又阳光,成绩又好的同学。

他开始努力学习、努力减肥、努力让自己更好一点。

初中毕业时,他的体重从一百三十斤变成了九十多。

他的皮肤,有先天闭塞性毛囊炎,在秋冬季,半张脸都是红色的点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开始努力进行皮肤的保养。

初中寄宿的时候,当他看见身边男生女生都开始用洗面奶。自己尝试一只以后,发现洗完后皮肤特别滑嫩,给了当时的他对“毛囊炎”状况改善多了一些信心,也转化成对自己的信心。

这个契机下,他开始持续关注美容、时尚类的杂志,钻研护肤化妆的成分功效。慢慢积累知识。尽管不能根治,但已经改善了非常多。

到了大学时期,由于自己做了些兼职,有了更多的可支配资金,他开始走上了买买买之道。

经验丰富后,手感和眼光不断提高。

他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因为外在而左右了自信。

消费和研究消费知识,更多也是因为兴趣、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但是,他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用心,给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

就像朋友曾经带给他的那样:高中时期朋友送来一本英语字典。每一页有他名字的地方,都夹着叶子、花瓣和种荚。这些都是同学时期他们提到过的植物。

每次给别人推荐好物,江三都特别慎重,也生怕不周全。

“如果我推荐产品后也觉得好用,只是过来告诉我一句:嘿,你上次推荐的那个,不错。我也会由心的笑出来,真好。”


“我把自己变得更好,是为了遇见你”。

这话常用于爱情故事的注解。

只是人立足于世,哪怕无关爱情,我们也想让自己值得更多美好。

并非说这个世界“以貌取人”,所以我们不得以要去打理外表。

只是当我们自己同样也偏好美丽事物时,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理好自己,给别人更多的舒适美好的感觉呢?

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感受,是心态不够健全成熟的表现。但过于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也往往是另一种不健全的自我中心人格的表征。

很高兴见到你,少年,没有了青春期的纠结惶惑,却依然愿意将他人放在心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史蒂夫·列维特,经济学家,善于数据分析,专门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话题。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不到...
    一枚冰儿阅读 209评论 1 2
  • “叮呤呤、叮呤呤”闹钟响了,美好的一天到来了。我仍像往日那样,极不情愿的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起床洗漱。今天是这周...
    王佳睿阅读 637评论 1 2
  • 从小到大,我的梦想不断变化 我的目标,不断在改变。 我一眼望不到十年,我一眼也望不到前方。 我的内心不坚定,目标理...
    打了个怪了个兽阅读 135评论 0 0
  • 美好的一天
    邹婷婷阅读 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