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金阁寺》人物浅谈——沟口

影视剧照


沟口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个口吃而又长得不美的青年。幼年时,金阁寺只存在于父亲质朴的语言里和自己内心的脑补里。

在沟口的心中,金阁寺是一切美的化身,它一天天愈发闪耀,直至辉煌到超越现实。金阁占据了沟口的内心,成为一面映射现实的镜子。

“金阁寺无处不在,而在现实里又未能一见。”

口吃也成为沟口与外界交往的一道屏障,在自卑与所谓的“自信”中,沟口在内心不断拉锯,沟口开始自欺欺人。因为总是孤独的,所以沟口成为自己的国王。

“我虽然外观上困窘,可是内心世界比谁都富有。”

沟口第一次看到现实世界的美,是在有为子身上,可惜有为子的轻视伤害了青年炽热的心,有为子的拒绝让沟口越发把对美的寄托投身到金阁寺身上。

有为子事件成为沟口内心扭曲的开端。青年第一次热血的主动追求“美”——有为子,但有为子不光无视还告知沟口的叔父(沟口当时寄养在叔父家),沟口遭到训斥后希望见证了自己耻辱的有为子快点死掉。

当宪兵利用有为子引诱出她的爱人——海军逃兵时,沟口作为“证人”,见证了有为子背叛爱人的过程。

“由于叛逆,她终于接受了我,她现在就是我的人了。

对爱人的背叛让有为子不再完美,所以就离同样有缺陷的沟口“更进一步”,让沟口觉得有为子是自己的同类,约等于“她接受了我”,进一步约等于沟口得到了有为子。

后来有为子与爱人同归于尽,沟口进入金阁寺当学僧,现实与幻想转换,有为子成为虚幻的美,并在沟口心中不断美化。而金阁寺变成现实世界的美。

这里有一点:

父亲临死前把沟口带去京都,托付给金阁寺住持,沟口第一次看到金阁寺,内心的幻想与现实的撞击让沟口发出“所谓美,就是指这种不美的东西吗?”这一疑问。

然而等沟口随父亲离开金阁寺之后,沟口心中的金阁之美又一天天复活,甚至比之前脑中的金阁寺更美了。

“梦想中孕育成的东西,一旦经过现实的修正,返回来更加刺激着梦想。”

父亲死后沟口进入金阁寺当一名学僧。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唯二的两个朋友,一明一暗。

明——鹤川:

和沟口的父亲一样,鹤川的父亲也是住持,但鹤川家境殷实,身体健康,性格阳光。他就像沟口的反义词,具备沟口的一切向往。鹤川是沟口的译者,他能将沟口的话翻译成现世的语言,能将沟口混浊而黑暗的感情过滤成明亮闪光的感情。

但进入大学预科班后, 阳光健康的鹤川交到了更多朋友,于是孤独的沟口发现了同样孤独的柏木。

暗——柏木:

和沟口一样,柏木也是身有缺陷的人,沟口是口吃,柏木是内翻足。柏木擅长洞察别人内心。他能正视自身缺陷并利用缺陷,获得女人同情。而沟口对于自身却总是闪闪躲躲,渴望又胆怯。

这样看,沟口与柏木也是反义词。

柏木:正视利用自身缺陷,认为自己可以主宰“美”

沟口:回避隐藏自身缺陷,向往“美”

在金阁寺做学僧的岁月里,沟口开始梦想占有“金阁寺”——成为住持。

但在与师傅——金阁寺现任住持共同生活的几年里,两人因几个事件渐渐关系龃龉,最后沟口彻底失去成为住持的机会。

同时,金阁寺这时在沟口心中已凌驾于现实之上,成为沟口走进现实的阻碍。沟口的内心是复杂矛盾的,充满自卑但又有欲望。想拥有“美”,但一次次被“美”拒绝。因此在从师傅口中听到自己彻底无缘住持梦想时,沟口第一次产生了“必须烧掉金阁”这一想法。

“人类易于灭亡姿态,却浮现着永生的幻象;而金阁不朽的美丽,却飘荡着灭亡的可能性。”

看到这两句话时,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金阁寺此时在沟口的眼中,好像又变成了幻象,矗立着的实体“脆弱不堪”,随时会崩塌。这种幻想“战胜”现实的想法,有点可怕,沟口应该是个唯心主义者。

尽管沟口有两个可以与之交的朋友,但沟口的内心仍是与世隔绝而复杂矛盾的,沟口的内心很挣扎,很拧巴也很疯狂。

他执着的迷恋着金阁寺,可是一次一次在现实世界中受挫,让沟口意识到了自己与“美”——金阁之间的差距。于是他开始脑补出金阁丑陋的一面。认为金阁有着不属于白天的一面,它的表象仅仅是一种伪善,它的美淹没在虚无的黑夜里,这样金阁就是不“美”的。

这已经颠覆了沟口之前的精神世界,所以他想挣脱这一切——束缚他的“美”,他的口吃,他的坎坷不遇,甚至他存在的条件。

在与柏木最后一次对话中,柏木说“改变这个世界,只能靠意识”,但沟口却说“改变世界的是行动。”沟口要毁灭他的世界——烧毁金阁寺。金阁之美成了沟口的宿敌,必须毁掉。

在烧毁金阁寺的过程中,沟口想进入金阁寺的第三层——究竟顶,并在那里与金阁同归于尽,可惜进入三层的门被锁住——直到最后,金阁都在拒绝他。

沟口终于接受了这一事实,逃至金阁不远处的山上,看着翻滚的烟雾和冲天的火光,最后沟口做出了决定——“我想,我还是要活下去。”

纠缠一生的金阁寺被毁灭,沟口内心的一切纠结、矛盾、欲望、疯狂都找到了最好的发泄出口,沟口得到解脱获得重生。

如果沟口能活下来,说不定能走向新的人生。


后记:

这本书太复杂,我能想到的,写出来的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书中的很多内容没有被提及。并且第一次看可能想法还不够有深度。

但这个两千字我写了两三个小时,写着写着就不知所云了。这本书需要读者的大量脑补和大量共情。主人公的内心真的是九曲十八弯。

明天再写金阁寺住持——沟口的师傅,我认为是对沟口影响最大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