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维写程序另自己高效不拖延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什么是执行意图?

最简单的理解

执行意图=遇到障碍时,启动“if-then思维模式”

即「当 A 出现,我就做出 B 反应」

执行意图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大师格尔维茨(Peter Gollwitzer),纽约大学社会-人格心理学教授,也是世界级的目标实现和激励的导师,他主要研究目标与计划如何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格尔维茨与康斯坦茨大学的学生做了一项实验,让学生们反馈自己的假期情况报告,这篇报告必须在圣诞节后 48 小时里寄回。他们让一半学生要当场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写,另一半则没有。圣诞节之后,没有安排时间地点方式的学生里,有 32% 上交了短文,而在有时间地点方式安排的学生中,71% 上交了短文。

同样给出了具体行动要求,出现如此差别情况的原因在于,实现率高的学生们提前决定行动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而这就是「执行意图」概念的关键。

执行意图和其他实现目标的方法最大区别在于:时间、地点和具体方式。

研究发现,即使你已经设定了目标,也常常忘记自己的目标,或者忽略了行动机会。这也是很多人明明制定了很多计划,却一个也坚持不下去的原因,你的大脑除了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外,之后就失去了对目标的记忆。

但是,当你把「时间」「地点」「具体行动」都联结在一起,你会得到更为可信的目标方案,这是因为,你的大脑中会生成相应的情况和反应的强联系,你将这种强联系提前「预装」在大脑中,在 if 危机出现时,你的意识自然会连接到 then 所对应的反应。

当 if 发生,then 的行动就会下意识自动启动。你已经预置的程序让自己直接开始行动,顺利实施计划。这种制定计划事实上是在建立自动化程序。

02 怎么在生活中应用执行意图?

听过了太多的理论,不能快速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都相当于废话。

执行意图就是一个可以马上应用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好理论,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直接套用“if-then模板”。

唯一重要的一点是:

你需要把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的if-then,

细化,细化再细化。

举个栗子,

我晚上想回家更新一篇微信,障碍是吃完饭洗完碗散完步已经很晚了……

『 如果 晚上9点,那么就 坐在房间书桌前写一篇关于执行意图的微信。』

再举个栗子,

你正在运动减肥,障碍是今天天气很热……

『 如果 6点下班觉得很热,那么就 去健身房跑步。』

私以为,执行意图最大的作用是拯救拖延症、纠结星人,当你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当你习惯了把事情无限期拖延下去的时候,给自己大脑写入一条“if-then命令”,然后就像计算机一样去执行就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