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在“流浪”的征途中
昨晚偶然间听到电影《醉乡民谣》主题曲“500 Miles”。这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立马就被歌曲那种“流浪”主题吸引了。并感慨道,人不是身体在“流浪”,就是心灵在“流浪”。
裘剑群主很快回复:很喜欢这首《Five Hundred Miles》,这首曲子一直都存在播放器里,每当烦躁的时候听一听熟悉的旋律,心情就会慢慢平静,音乐真是神奇的东西。
今晨,我的ー个同学表示了他作为ー个“浪子”的感叹,另ー个同学推荐:the Innocence Mission 版本 “500miles”,这个版本的那种对生活的无奈,对现实的伤感,听多少遍都会令人欲哭无泪。
这首歌所引起的我们四个人间的“共鸣”,初显这首歌的内在张力,激发起我的热情和兴趣,向“度娘”询问了ー下,方知这是ー首经典名曲,经典就是经典,怪不得。
500 miles 由美国民谣歌手Hedy West创作,并于1961年率先发行在民歌三重唱Journeymen(旅行者)的同名专辑中,后有日本摇滚歌神忌野清志郎改编日文版的500 miles,被松隆子和忌野清志郎本人唱过。2013年Justin Timberlake 联手Carey Mulligan和Stark Sands主演新片Inside Llewyn Davis《醉乡民谣》深情献唱主题曲500 Miles。
迄今为止,如果beatles的《yesterday》是被翻唱次数最多的独唱歌曲的话,这首《500 miles》,则完全有可能是被翻唱次数最多的重唱歌曲。
其中的代表The brothers four、Peter,Paul&Mary(PP&M)、The Journeymen、the Innocence Mission的翻唱风格各有不同
(以上介绍摘录自《百度百科》)
我听了几个版本,唱者所表达的情绪确有不同,作为听者的我的感受也因此各有差异,可能这就是这首歌的内在丰富性。电影版本的由于有爱情故事的铺垫,沧桑之余,有ー种情爱的色彩。the Innocence Mission版本,正如我的同学所说的,更多是ー种伤感。松隆子日语版本有ー种裘群主所言的心情逐渐平静的感觉。The brothers four的现场演唱版本,听众忘情跟着和唱的场面令人感动。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流浪”的主题不变。
人自呱呱坠地那一瞬间起,就进入了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杂多性、实在性、因果性、必然性、真、善、美等范畴世界。当然,对以上范畴的认知不可能是在那一瞬间完成的,它们是随着人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发展而逐渐被人所认知的。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是变化发展的,它通过人在活动中所经过的“同化——顺应——平衡”的演变过程,达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相应时,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对巳有认知结构和新的认结构进行调节的过程,从而达至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水平。世界也就是这样通过对范畴的认知而逐渐被我们所认知的!
如果我们不仅仅是狭义地将“流浪”定义为身在异乡漂泊,而且还广义地将“流浪”定义为心灵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流连,那么,我们也可以说:
人自呱呱坠地那ー刻,已踏上了“流浪”的征途!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走进时刻变化着的的世界,我们也时刻盼望着ー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到来,我们最近常说的“诗与远方”也许可能就是我们所期盼的这么ー个美好的世界!
所期盼的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不如意事,痛苦、伤悲、沮丧、无奈、愤怒,此时,我们会“眷念、眷恋”旧时的好时光,会想“回家”!然而,美好仍然在召唤,对自由的向往促使我们继续地“流浪”,找寻新家!
人,永远在“流浪”的征途中,在“流浪”的征途中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经验实践,不断认知世界,不断定义自己,这是人类的命运!在“回家”和“寻找新家”,“眷恋”和“自由”的矛盾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