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觉得在霓虹精神生活匮乏的可怜,一年看不了多少杂志书籍。实在没有水平也没有精力去看日本的报纸,更没有兴趣看他们的所谓名家名作。不是认为它没水平的文化优越感,而是总觉得欣赏不了那些陌生无感的文字——何所谓好与不好呢?在我读来日语的表达方式只有一种,我无法领会也无法体会所谓遣词造句所表达的感情及风格,倒是读到一些生活中鲜有人用的汉语词藻时亲切又惊讶。顿觉原来他们也有这个词啊,只不过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意聊着的词语到他们这儿就变成高大上的文学词汇了。望着之前村上春树出新书书店挂着落地海报提前两周就开始预订,我却丝毫感受不到激情,反而更悲伤起看不到中文书籍的自己。
每年回国再回来的时候总是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恨不得压坏轮子。今年回来的时候依然是半箱书,一路兴致勃勃想终于能撑一段时间了。可这也不过是我这悠长一年通过网购,家人帮忙等各种途径买回来的1/4,更别说这些书只支撑了两个月。遂想书籍之类的还是要寄海运。
依稀记得小时候搬着小板凳在楼前墙边看书,抱着一本童话故事书就能津津有味地看一下午。望着午后灿烂的阳光读海的女儿里“波光粼粼”的大海,伴着渐渐暗下的天空看小美人鱼化作泡沫。现在想来依旧宁静美好。可那时毕竟年纪小很多故事囫囵吞枣,现在长大成人想再读一遍的时候却只能先上淘宝搜一搜,还要搜叶君健版本的。可我依然记得那本蓝色封面画有小美人鱼的安徒生童话就在家里的那间屋子那个书柜里啊,为什么想看一本幼时都翻烂的书那么难呢?
高中时有老奶奶推着三轮车在学校后门外卖报刊杂志,隔着铁门跟我们交钱传货。老奶奶的参考消息总是卖5毛一份,调剂了我最枯燥的高中生活。直到上了大学书报亭的大爷问我要6毛才知道正价是6毛。现在每次回家总是看不够地承包掉书报亭里没卖完的参考消息,在飞机上看,在地铁上看,在所有交通工具上看——从来没有那么满足过。
大学时热衷于逛书市,批发市场。北京的海淀区刷新了我对“卖书的地方”的理解。一排一排旧书新书原版译著逛不到尽头,往往一呆就是一下午,然后欢喜地抱着战利品回宿舍,趴在床上边吃麻辣烫边翻得忘记时间。十一只要不回家就一定在地坛书市,一逛一天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半价买回一堆书看到半夜不睡觉。如今看到旧书店依然会兴奋,可是能淘到什么呢?刚来霓虹的时候买夏目漱石,买金色夜叉,买白夜行,可那也是因为看了中文领会到了经典才想读原版啊。现如今让人有激情的作品又有什么呢?
在海外对爱书之人来说是炼狱,尤其是对想翻书来看的人来说更是所想都无法得。偶尔到中国物产店旁边的书店转转发现原来现在国内这些书比较红,才会稍稍跟上些潮流。
人说出国有得有失,可我越来越忘记得到了什么,总是刻骨地感受着失。会设想在国内哪怕生活拮据些,我读书看报,下班后报些兴趣班学习班,生活不知会多丰富。为什么霓虹这么沉闷,这么费解,我到底要下多大功夫才能过上国内稀松平常的精神生活?
愿所有人都还记得自己的小板凳,老奶奶的三轮车,床上的麻辣烫,怀着彻夜不眠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