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其实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自己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体验,或者是曾经有过的回忆,只是大多数人都希望去体验繁华,而不愿意去触动痛苦。
正因为如此《超脱》才显示出他独特的意义。
影片通篇充满了不幸了,几乎每一个人物以及角色都在尽情地展示他们生活中的痛苦,同时也把他们给别人带来的痛苦展现出来。
如果你认真地辨析每个人物的话,你就发现电影中展现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很可能是发生正在我们周围。
只不过当故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通常都会是以新闻的形式展现出来,而我们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这些故事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这也是电影的独特魅力之一,它展现的生活能够让你切身感受,而不是冷冰冰地作为一个旁观者。
影片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把焦点放在了年轻人的青春期问题上,阿德里安饰演代课老师亨利,来到学校后面对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
受歧视而敏感的梅瑞狄斯,固执而又暴躁的少数派(黑人学生),虐待动物的男孩,蛮不讲理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当然还包括那个在大街上流浪,靠出卖身体为生的艾瑞卡。
看到这些学生的时候,其实我觉得好的影片真的没有地域上的差距,梅瑞狄斯再每个学校当中有原型,从初中到高中,我们身边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人物存在。
那个身材肥胖,长相不出众,而又特别敏感有些特殊癖好的女生最容易成为全体同学攻击的对象,当年我们也许只是以为这是学校当中的一个玩笑,而并没有当成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而在影片中,梅瑞狄斯痛苦的环境被描述的更加全面,除了面对同龄人的奚落,还有来自家庭的鄙视,而当她唯一以为能够寻求安慰的窗口关闭的时候,她只能选择自杀。
其他人也一样,哪个学校没有一个以暴力为唯一乐趣的学生,以为自己能够用拳头和粗口展现自己的能力,当年的我们可能会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而现在也很少去发现他背后的故事。
我还清楚地记忆着,小学的时候,曾经就有一个同学的家长,因为一件琐事来到课堂上大闹,甚至对任课老师动手,没想到的是二十年后一部电影还能重现这一幕,只不过台词换了而已。
影片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艾瑞卡,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有十五岁,其实我一直以为类似的童星,是有着超出一般人的社会成熟度。
但是后来我改变了这样的看法,其实并不是这样演员更加成熟,而是我们无法想象或者是并不认识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真实情况。
在高中或者是大学阶段,援交已经成为一种大范围的情况,性并不是一个不能探讨的话题。我不认为应该用普遍或者是常态这样的词来形容这种情况,但是相对应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个群体人数用巨大并不为过。
所以艾瑞卡并不是一个特例,只不过在公交车上赤裸裸地求嫖,以及毫无羞涩地领着老男人回住所口交,对一个是有十五岁的女孩来说过于激进,让艾瑞卡看起来有些异类。
影片并没有直接地说明造成这些问题学生的原因,但是在不经意间还是表明了观点,家庭绝对是第一因素,几乎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是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歧视让孩子更加敏感自卑,暴躁的父母同样会培养出坏脾气的孩子。
而这个社会对这些孩子也没有任何善意,地方的管理者只是在意孩子的成绩是否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以至于影响到学区房的价格。
另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包括家长以及老师几乎没有一个人对这些孩子有长久的耐心,在面对成年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的时候始终保持冷静。
学校的心理医生因为看到太多的学生问题,而崩溃,她不是不愿帮助这些孩子,只是她实在无法忍受长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一个人面对这样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亨利老师的表现才难能可贵,他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和智慧和这些孩子们沟通,他尝试着挽回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灵魂。
并且他差一点就做到了,梅瑞狄斯的自杀是这部影片的一转折,当我们以为亨利像天使一样无所不能的时候,事实告诉我们,超越环境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其实我并不是太喜欢影片的另一条线索,那就是亨利的母亲自杀,母亲的阴影一直留在亨利的脑海中,这也是造就他整个人都显得非常抑郁的重要原因。
我不知道导演这样设定的用意,是想说明亨利之所以能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是因为有共同的经历?还是说再痛苦的过去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生改变。
影片并没有解释的那么清楚,亨利的回忆除了表现他自己的痛苦之外,和影片的其他情节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并且在表现手法上略显得有那么一丝的矫情,不如在表现问题学生的时候那么显得有冲击力。
说回演员,阿德里安·布洛迪大概是这样影片最好的饰演者,如同《海上钢琴师》一样,他那张消瘦的面孔天生适合这样忧郁而又不时坚定的角色。
十五岁的萨米盖尔表现也同样优秀,穿上渔网袜,露着半个胸脯的扮相,语言行为都是一个熟练的妓女,我们能够在稚嫩之上看到这样的成熟难得可贵。
值得一看的电影。
八音先生
喜欢电影吗?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