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 —题记
记忆的车轮辗过飘飞的思绪,随着耳畔秒针“嘀嗒嘀嗒”的音律,慢慢构成了我向往的那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家乡,那个带给我无限美和遐想的地方。那山,那水,那风景,时时刻刻温暖着我的心扉。

雨后,老家,房前屋后,杂花生树,空气中夹杂着青草的芳香,氤氲着家乡这片乐土。正午,饭后,我闲来无事,沿着泥泞的小路慢慢向山顶走去。天边的那抹残云漫随微风飘动,卷出的那片空白像极了天空破开的大窟窿。尽管脚下的小草承载着雨滴的重量,他们却仍然骄傲倔强地挺着腰,好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

又飘来一阵蒙蒙细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微风吹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栀子花香。山腰位置的小路旁,蹲踞着一排排整齐高大、直入云霄的柏树,像是在欢迎我的到来。不时吹来的花香让我神清气爽。不一会儿,雨下得大了些,调皮的雨滴像撒了欢似的在打闹中不时的跳到我的身上,还不忘为我弹奏着大自然曼妙的乐章。我拥入薄雾的怀抱,雨滴们不再眷恋自由,乖乖地汇成一条条涓流,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此时的我仿佛置身于南宋似真似幻的泼墨山水画之中。雨渐渐地小了下来,身旁的绿树和青草们被雨水洗礼后,冲刷得只剩大片大片的青绿色映入我的眼中,带给人清新的感觉。一簇簇或粉或白或紫的小花,丰富了眼前的景致。身后隐约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一定是那放牧归去的孩童们在嬉戏。

雨停了,我的心也跟随着自己的步伐来到了山顶。绿云拥身,泉声洗耳,风景怡人,山色入怀,奇花异木,遍地皆是。不远处便像是演出结束时,舞台上落下的巨大的帷幕的瀑布,依附在瀑布一旁的绿植被滋润得青翠欲滴。一座弯弯的彩虹桥架在天边,天空中划过的飞鸟不时发出一两声清脆悦耳的啼鸣。天边的云是织女撒下的彩色绸缎。我仿佛看见了紫霞仙子痴痴地说着:“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脚踏七彩祥云来迎娶我。”淡淡的炊烟从屋顶袅袅回旋上升,山脚下那看似只有巴掌大的村庄便是我的家乡。

我向山脚走去,奶奶的呼唤催促着我加快脚步,我便踩着欢快的步伐,踏上归途。我似是经历了几个春秋把沿途的美悉数收入眼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还未踏进家门便听见爷爷和小孩在对诗。“我爱李白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与洒脱”“我爱杜甫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我爱李清照那绿肥红瘦的愁绪” “我爱元稹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我爱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之态”“我爱贺铸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闲愁。”

风吹散了月色,不言寂寞,不诉离殇,轻轻剪一枚清月挂于云水之上,不惊动夜的静默,不打捞月色的薄凉。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