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强调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呼吁大家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清正廉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坚持严管厚爱。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提振干部精气神,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既要有力度,也要体现温度,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磨砺,帮助其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意识。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开展澄清正名工作,激励年轻干部敢作为、强担当。常态化开展被处分干部回访教育,促使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坚守纪律底线。“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党的团结统一,不仅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遵规守纪是勤政廉政的前提和基础,作风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纪律问题,搞腐败必定违反党的纪律。牢固树立规矩意识,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刚性约束,是干事创业的“安全阀”。因此,守规矩贵在自觉,难在坚持,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能够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将规矩内化于心,落实于行,严格执行干部规矩、岗位规矩、工作规矩,切实增强守规矩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如一。
严格责任追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应当权衡各个方面,预判可能出现的影响,结合党员干部所处的政治生态进行分析,并确保锐意进取的党员干部成为党内容错纠错机制的主要适用对象。可通过制定规定明确可免责的行为是干部在主观上出于职责担当作为,客观上由于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行为或失误。在容错纠错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应当避免政治上的“揪辫子”“扣帽子”“下绊子”等行为。因此,健全党内容错纠错机制应当坚持政治原则、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实现“容”和“纠”的相互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