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70815的作业。
听完永澄老师对这章的解读,顿时觉得自己又被碾压了一次。在此,有三点收获:
一、构建系统远大于盲目学习。
初看本章时,会认为内容特别多,方法比较散。但永澄老师的一张系统图就把本章的结构全部理清了。一张系统图、一个四象限,基本就概括了如今的所有学习方法,让我不由得由衷佩服。但这背后,则是永澄老师对系统的极其熟悉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由此,我也反思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说主题学习,但却没有构建出自己的系统方法,所以,现在学习一本书都觉得只有启发感,而理解力的提升稍弱。所以,下一步,我也需要按照自己的方法梳理一遍本书的逻辑,然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晶体。
二、向知识的源头学习。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前期的学习没有章法,但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里。通过这段时间阅读《好好学习》、《跃迁》等书籍,跟高手学习,终于发现:原来自己没有向知识源头学习。
我又想起之前研究生那会自己虽然没有实践,但却保持了和国外的大咖学传播学的习惯,所以,最后可以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那时,我接触的是一一手研究论文、最新的原版书籍、还有国外大咖的博客,当然自己都是构建自己的问题体系,然后找到内容学习,方法跟构建知识体系类似。但随着工作事务的繁忙,反而这种习惯被我所放弃。所以,我选准领域后,下一步就是按照书中的方法搭建自己的能力体系。
三、能力管理远大于知识管理。
在解读最后,永澄老师提出一句话:能力管理>知识管理,能力跃迁才能带来能级跃迁。所以,我的理解是知识不是放起来的,而是要通过使用它将其变成能力。按照古典的方法进行应用,把知识变成能力最为重要。
今日问题:
《跃迁》共读结束后,你准备启动一个什么样的联机学习活动?你准备怎么做?
答:找到心理学知识的源头,然后以自己的答案换他人的答案,和他人共同学习进步。其实目前也在做这块工作,一方面加入了心理学的社群,另一方面也在着手一个领域的输入与输出同步进行,然后和同行、跨行相互交流。
我也希望能够在跃迁群中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