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突然来了,关于足球的记忆与情绪围绕在我们身边。有的人怀念着青春岁月,有的人体味着热血激情,有的人享受着紧张刺激,有的人初探着足球魅力。而我忍不住想起了关于世界杯的几个别样插曲。
2006年,世界杯决赛场上,法国对阵意大利。作为法国队的核心球员齐达内在那一届世界杯上可谓扛着法国进入了决赛。双方的比赛很焦灼,一比一之后谁都无法再下一城赢下比赛。然而进入到赛,齐达内在场上与意大利球员马特拉齐在轻微身体接触后,突然二话不说头槌对方胸口。原来齐达内不堪忍受来自马特拉齐的辱骂,怒从中来,给予对方这重重一击。这一击给齐达内换了红牌,也葬送了法国队的冠军,少一人的法国最终没能赢下比赛。
愤怒一击,断送了冠军
2010年,无独有偶,类似的事件也曾发生。世界杯小组赛,巴西对阵科特迪瓦。那场比赛场面非常火爆,肢体接触、肢体对抗很多,双方球员都憋足了一口气。卡卡作为当时当时巴西队的核心及头牌球员,自然也少不了受到对方球员的“照顾”。终于在比赛下半场,卡卡忍无可忍,抬起手肘怼了贴身防守自己的科特迪瓦球员。动作不大,影响却不小,科特迪瓦球员当场借题发挥应声倒地。卡卡因此被红牌罚下禁赛一场。
被红牌罚下的卡卡,笑着笑着就忍不住哭了
当我们回顾过去,我们会惋惜齐达内的悲情,会同情卡卡的境遇,但仍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再多惋惜与同情结果仍是于事无补和覆水难收。当暴脾气来临的时候,谁都可能怒发冲冠,他们可能是聚光灯下的齐达内和卡卡,也可能是你和我。纵使有天大的委屈、不甘乃至道理在我,对于暴脾气不加控制的释放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谁说我不可以》这本书提到“如果你想终结你的愤怒,那么对你的想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是很有帮助的。”当愤怒来临的时候,我们最不想遭遇也最容易遭遇的问题就是,愤怒占据了我们的身体、模糊了我们的理智,让我们认识不清实际情况,只想一怒之下痛快发泄。清晰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这种风险极大的情况,具体可以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定位,找到让我们愤怒的人或者事情。点燃我们怒火的总会有一个导火索存在,聚焦到导火索上面能够帮助我们理清自己为何而怒,也能够进一步更好的定点熄灭。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把工作时候的怨气带回家,在家里发泄种种这样的经历——这就是定位不准造成的乱发脾气,既不解决问题,也不解决情绪。
第二步,分析,导火索是如何让我们愤怒的。细究愤怒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没被满足的期望,他人不遂我愿。我们会希望一切事情按照我们期待的那样运转,当别人在行为上发生差池的时候我们会因此怒不可遏,孩子又没按时早起、同事又没按照我说的做等等。针对这一类我们需要承认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第二类是没被认可的观点,世界不称我心。我们否认除了自己观点以外世界上还有别的真理,当我们上网看文章、刷视频的时候有时候会被内容和观点激怒,往往是这一类。前两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通过承认自己没有那么重要来解决问题。
第三类是没法挽回的过去,一些结果我不想遭遇。当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总会去想,如果当初怎样就好了,就不会这样了,而这种会导致我们迁怒于自己进而自我折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承认这件事对我们而言没那么重要。
第四类是没法面对的愧疚,一些责任我不愿承担。一些我们认为错误的事情发生后,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是自己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我们因为愧疚而不愿意承认这一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往往倾向于迁怒他人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诚实一点。
第三步,替换,我更愿意用哪一种感受替换愤怒,为了达成这种替换我们又应该做什么。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愤怒并不是一种让人舒服的感受,当我们理智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避免让自己生气。在我们发现了自己愤怒的原因之后,一个逃离愤怒的契机就已经摆在面前了——用一个我们更期待的状态或者感受代替它。我们可能期待自己喜悦、可能期待自己兴奋也可能期待自己瓶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原因出发,找到解决办法,让自己来到更期待的感受或者状态之下。如果当时的齐达内愿意把愤怒替换为冲劲,并付诸实践,也许2006年那座世界杯就属于法国了。
在未来的某一天里,我们可能面临来自家庭的刺激而火冒三丈,也许跟爱人一言不合、也许孩子又犯了错;也可能遇到来自职场的冲突而怒发冲冠,也许同事把进度拖了又拖、也许领导给予了意想不到的指责等等。这个时候,比起让愤怒这个情绪魔鬼倾泻而出,我们更应该通过定位、分析、代替的方式逃离愤怒,转向清晰认识解决问题,更友善和谐的明天就在等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