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易?何为道?人类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何为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易》是用来研究天地奥秘的工具,本身无思无为,不具有言告的功能,但在易简的形式中寓托着深刻的道理。它以阴阳二种爻的上下往来表示万物的冲突、和谐、运动变化。但这些作用的发生实际上靠的是研究者自己的解释,《周易》的作用实际上是占问者解释的作用,《周易》的性质实际上是占问者解释的性质。所以,用《易》者必是知《易》者,知《易》者必是知天地万物之诚者 。周易的创制与正确应用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从其制作说,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了知万物之情状,故创制卦爻以摹拟天地万物的变化。而对于《周易》的解释又还原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这一来一往之中,人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从自然到人文,从天文地理到易卦系统,这是人的抽象、浓缩、凝聚、象征等思想方式的提高。人不是在自然本身中把握世界,因为人总是被自己所处的时空所拘限,不可能完全跳出经验的圈子。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世界里,人们以此境遇、事项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积累起来的知识,试图把握整个世界,刻画人类最主要的活动。人通过自己的创设,为更加全面、更加广泛地了解世界,提供了可能。但人对易卦世界中的东西的把握,最终受制于人自己所达到的知识高度、人格高度。“问之即应”,实际的应者是解释者;“用之即效”,这个效果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明澈把握。 何为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佛曰道无中生有即是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相生“有无相生”就是佛家的缘起性空,有是缘起,无是性空,两者互相依托,互相转换,有生无,无生有,缘起就是性空。

最近,我听到很多人都在这一点上出了错。其中包括一位我很尊重的老师。她的学问非常好,但偏偏在这个问题上解释错了。比如,她说到老子的有无相生是缘起性空时,举了个例子:一个房间本来什么都没有,这是空;后来摆上了很多椅子和家具,这是有。她的意思是,有空才有有。

实际上,佛教的缘起性空不是这样。因为缘起和性空不是对立的,它们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不是有是缘起、没有是性空,而是缘起的同时就是性空。老子的有无相生也是一样的,善恶是同时存在、不断转化的,有和无、缘起和性空也是这样。缘起就是各种条件,有就是各种条件汇集到一个地方。为什么说它同时又是空的呢?因为,它不是不变的,这么多条件一直在变化,它也就一直在变化,所以,有的同时就是空。而不是空了之后变作有,不是腾空了房子,再把家具放进去。

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很多哲学家都在这里出错了。也是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了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区别。

比如存在和虚无,存在和虚无是对立的,但缘起和性空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换言之,佛教的空不是虚无主义,而是性空的同时、变化的同时有缘起的现象存在。为什么?因为,各种条件、现象聚合在一起,在某个时刻构成了某种存在。它虽然是性空的,不是本有的,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是空的,但是在各种条件聚合的每一个瞬间,也确实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现象,它们只是在出现的同时就在改变和消失而已。所以,老子说,显现上的有和本质上的无是一体的,不要认为显现上的存在是实在的,因为它的本质是无,时时都在变化,是不会永恒的,所以不要执著。

这就是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也是这样,都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概念。

比如“难易相成”,难是无数个易构成的,但它同时又是相对的,你觉得难,他可能觉得易;你觉得易,他可能觉得难。人类与道的联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能够根据个人彼此之间的深入了解构成群体。在群体关系形成后,具有亲缘关系的成员就拥有共同基因,但这并不是由亲绿选择造成的。亲缘选择和广义适合度理论无论是应用在人类、真社会性昆虫还是其他动物身上,都无法得到有效验证。人类的进化动力在于人们具有与人沟通、识别、评价他人并与他人产生联结、合作与竟争的倾向,以及从属于某一群体的需求。这样的互动有利于人类进化,他们的社会智能会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增强,最终使得智人成为第一个在地球历史上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物种。人口增长的速度远大于生存资料增速,当人口数量超出对应的农业水平,多增加的人口就会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

秦初人口将近2100万,农民起义,灭亡;

西汉初期人口约1300万,出现文景之治,人口快速增长;

汉武帝初年人口约3600万,为解决外患而战,人口下降至2300万,于是迎来“昭宣中兴”;

汉平帝时期人口约5900万,天下大乱,人口锐减,东汉建立,于是迎来“光武中兴”;

东汉末年人口约5600万,瘟疫与战争肆虐大地,西晋时期仅剩约1000万,于是迎来“太康之治”;

隋朝时期,人口增长到4600万,爆发农民起义,人口再度减少到2500万。

唐初时期,贞观之治,人口又开始增长;

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人口锐减,不足3000万,到唐宪宗时期,迎来“元和中兴”;

... ...

整个华夏史,就是一部生杀史。

每当人口数量增长到土地承载的极限时,必定会有天灾人祸让人口锐减。

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两种选择。

对外扩张,夺取更多的生存资料。

内部消耗,弱者亡,让强者的基因得以延续。

便是如今,也会有莫名的伟力,阻止着过多的人口,虽然生产力提升了,但人类生育率却在下降。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能够根据个人彼此之间的深入了解构成群体。在群体关系形成后,具有亲缘关系的成员就拥有共同基因,但这并不是由亲绿选择造成的。亲缘选择和广义适合度理论无论是应用在人类、真社会性昆虫还是其他动物身上,都无法得到有效验证。人类的进化动力在于人们具有与人沟通、识别、评价他人并与他人产生联结、合作与竟争的倾向,以及从属于某一群体的需求。这样的互动有利于人类进化,他们的社会智能会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增强,最终使得智人成为第一个在地球历史上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物种。

三千大道无一不是为顺应人类生存的自然法则,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便是道便是法。而在历史滚滚洪流存在下来的易和诸道流传下来的真谛是值得人们敬畏和尊敬的,有些人整日活着,却终其一生也没看到道的门槛,终于埋没在历史之中而没留下一丝痕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即今日酒。可以解忧之物,谁人不喜。但我本人不喝酒,而且认为酒是这世界上最难喝的东西。酒进喉...
    夏筠若阅读 526评论 0 2
  • 对于大多人来说,老家是儿时的记忆,是魂牵梦绕的地方,是车票的目的地。 毕业之后,我选择留在家长的县城工作,可能...
    DreamSarah阅读 241评论 0 0
  • 生活是历练一种新的认识和呈现,而不至于盲从过去的固执,失去了对事物的客观观察能力,所有的经过不是一种负担,...
    Ya葡萄阅读 333评论 0 1
  • 第十话任天堂 Nintendo 2018年初,老牌游戏公司任天堂发布了一款新产品。这款新产品既不是游戏主机也不是游...
    培训爱好者阅读 644评论 0 0
  • 今日大寒阳光照, 虽是隆冬撒暖意。 苍天阔地悄变化, 季节轮回顺更替。 2018.1.20中午
    白丰阁阅读 151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