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不是悬疑片,而是现实恐怖片

周五《消失的她》北美首映。我第一时间去刷了这部热门。为了不先入为主带入偏见,刻意没有提前搜索任何信息。

看完后,很emo。不是悲伤 愤怒,是那种被捆绑住手脚的无力感。因为电影结局虽然残酷,但这两人并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

我说这是一部现实恐怖片不是因为很多女孩看完后恐婚恐育,而是它演示了每个人身边都可能发生的现实:如何从一个在大城市勤劳打拼的底层青年,因为一系列的错误选择,逐步走向无法回头的罪恶深渊。

电影里的何非只是现实中千万个“何非”的一个缩影,电影中的木子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因错误选择而不幸的善良女孩。一念之差,你我都有可能变成“何非”或“木子”。这才是这部电影恐怖之处,太过真实,就像是警世预言。

走出影厅时身边的人都在骂何非是个彻底的渣男,尤其是女性。我却骂不起来。何非生来就是渣男吗?

每次选择都是一次自我塑造。

何非本来有许多机会可以逆转翻盘,过上他梦想中稳定富裕的生活。然而他的童年经历造就了他受害者的内在思维模式,让他做出一系列我们无法理解,对他却逻辑自洽的选择,最终塑造出一个囚徒。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喊出的那句不甘:“我就是生错了家庭,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面对世间的不公平,我们有多少人曾在心里忿忿地说过这句话?应该大部分人至少都有过一两次吧!何非是我们心里的影子。

生于普通小县城,家里穷,有一对感情不好的父母,妈妈从来不管他且常年生活在牌桌上。何非可能从小就没享受过父母给的爱,更没见过健康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模样。他,没有爱的能力。

成绩不错却没钱读大学,他心里一定已经种下“不公平”的种子。加入大城市万千奋斗青年大军后,也曾踏实努力工作,梦想着能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至少每月有结余。

可惜并不是努力必有回报,不管多辛苦,也只能在社会底层无力的过着浮游般的生活,永远看不到尽头。不是不想上进,而是用尽一切力气和方法,也动弹不得改变不了丝毫现状。时间久了,变得麻木,哪里还记得最初的梦想。

回想起我年轻时一人在广州工作生活的经历,虽然文凭工作都不差,是个小小的白领,但本质上也是没有背景的普通打工人一枚。时间一日日流走,有种被困住的感觉。

大部分普通人,梦想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稳定有钱花。但,追寻它并不容易。何非的无奈我能体会分毫。

物质世界从来就没有公平,但我们生来就公平的拥有选择的权利。

没有人能逼你做选择,一切选择来源于内心的自我。所以,同样的课题,不同人有不同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假如何非没有因为“也就三五百块钱去试试运气”的侥幸心理,选择点开了那个博网软件,就不会开启赌徒生涯,走向失控。

赌博如同蛊虫,一旦沾惹就永远无法清除干净,不要妄想着你可以控制它。

何非也根本不爱木子。最落魄的时候,木子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束光。他一见钟情的是木子代表的那种纯真美好。

木子生来就拥有他努力奋斗的梦想:出生好,出国读书,不用努力工作也能随心生活,画画,欣赏梦幻星空,最重要有一大笔遗产。

对何非来说,抓住了木子就等于抓住了梦想。他想努力试试却选错了方式。赌徒生涯已吞噬他大半的良知。他选择了算计而不是真心相对。婚后本可以安稳生活,却又选择了去“赌一把”破坏了承诺。当木子要离婚时,眼见梦想即将破灭,此时已扭曲的他选择了极端。

一切都是选择。是我们选择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何非最终的受害者心理达到了极致:你那么有钱就应该救我,不救我就是你的罪。他选择干掉梦想的载体,他的妻子。

故事的结局是不是看起来很恐怖?人性怎么可以扭曲成这样?但是回过头去看开头,最初何非难道不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人,甚至是我们自己吗?他也是一步步“很有逻辑”的走到了深渊。有没有觉得后怕?

这难道不是一部恐怖片吗?如果没有自我觉察并心存善念,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改变一生的错误选择。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最让我觉得后怕的是,当我走出影厅时,身边走过四五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嬉笑地说“这部片不是很恐怖啊”,“故事很普通啊”,“我没觉得看完很郁闷啊”。看来是没看懂这部片背后的深意,仅仅当成故事看了。

真希望这几个女孩将来一路好运,不会遇到像何非这样的普通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