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
自己一时兴起买的衣服、包、鞋子、首饰、护肤品.......
商场超市打折促销买的各种生活用品。
朋友送的礼物,买回来再没翻看的书籍,充满过往回忆的摆件。
购物送的赠品,甚至纸袋、一次性餐具都塞满了狭小的生活空间。
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导致我们的物欲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执着于伸手可触及的东西。
由于网购的快速发展,不知不觉间,双十一,双十二,六一八等也变成了传统节日。
我们不可否认这种生活方式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这种消费模式。
买1送1,3件8.5折,满300减50.......
买完之后无处可放的服饰鞋包,不知道放哪里的大包纸巾,半年甚至一年后才能用到的洗护用品。
回家打开门看到这些,你还开心吗?
所谓断舍离即,入口是断,出口是舍。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执着过去型—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
放下过去并不是反对我们珍藏美好的回忆,而是有取舍地留下最珍贵的。
你可以留着孩子的成长照片,但前任写给你的情书还是扔掉吧。
你可以保留几张读书时期的荣誉证书,但一摞摞少年时期的日记就不必留着了。
逃避现实型—总之我不想呆在家
收拾家里的首要条件是在家里,然后才是有时间,有干劲儿。
无论996的上班族,还是忙于社交活动的各类人群,总是借口忙来逃避乱成一团的家里。
也许家那个封闭空间,有你不想看到的人或物或其他,才是导致你一直逃避的根源。
担忧未来型—没有了就会很不安
一直屯生活用品的人,会觉得都是很常用的东西,没有了可怎么办?
这么便宜的折扣,错过就没有了吧?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城市,随处都是便利店和超市,折扣活动也会经常有。
所以你在担忧什么呢?
抽出时间彻底整理你的衣柜,那些几乎不会再穿的衣物,送人或者捐赠都是不错的选择。
衣物捐赠的渠道,线上常用的有某宝上门回收衣物,线下就是社区街道路口放置的织物回收箱。
彻底清除家里的一次性用品,海报、宣传册、塑胶袋、纸袋、编织袋、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餐具、没有价值的赠品、充当摆设常年落灰的小玩意儿等。
通过收拾物品,彻底人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但其实只要借助泻药的力量,人都是可以依靠自己取完成收拾工作的。
泻药对便秘来说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一时痛苦。
要想根治,必须改变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让自己家里始终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