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处置效应
1998年,美国行为金融学家奥登(Odean)在研究了10000个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后发现,投资者更可能卖出那只上涨的股票!当股票价格高于买入价(参考点)(即主观上处于盈利)时,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希望锁定收益;而当股票价格低于买入价(即主观上处于亏损)时,投资者就会转变为风险喜好者,不愿意认识到自己的亏损,进而拒绝实现亏损。当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既有盈利股票又有亏损股票时,投资者倾向于较早卖出盈利股票,而将亏损股票保留在投资组合中,回避实现损失,这就是所谓的“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售盈持亏’效应。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
奥登提出了一个度量处置效应程度的指标,他用该指标验证了美国股票投资者存在着较强的售盈持亏的行为趋向,而且这种行为动机不能用组合重组,减少交易成本和反转预期等理性的原因来解释。但是,奥登发现出于避税考虑,美国股票投资者在十二月份卖出的亏损股票较多,处置效应在十二月份因而较不明显。
赵学军和王永宏(2001)对中国股市的"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中国的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而且这种倾向比国外投资者更为严重。
2. 处置效应的两个推论
处置效应的基本结论是投资者更愿意卖出盈利股票和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与此相关的两个推论是:
- (1)卖出盈利股票的比率超过卖出亏损股票的比率;
- (2)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长于持有盈利股票的时间。
处置效应还有一个不太适当的推论是卖出盈利股票的数量超过卖出亏损股票的数量,这一推论不适当的原因是当市场处于牛市时,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会处于盈利状态,盈利股票的数量远超过亏损股票,卖出更多的盈利股票是合理的;而当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股票的数量远超过盈利股票,卖出更多的亏损股票是合理的,采取推论(1)的比率方式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此外,从处置效应我们亦可以推论股市在跌市的成交量应少于升市的成交量。
3. 心理学上的解释
1、人类具有心理平衡能力
人类经过漫长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进化的过程,已经养成了心态平衡的潜意识。作为个体,人会在顺利的时候担心出现不幸的意外变故,而在逆境时,会用希望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只有这样,人才能生存下去,而不会因为过度乐观而突然被击倒,也不会因为身处困境而失去求生的欲望。
散户在没有外界信息的情况下,凭着这种潜意识,会持有账目亏损的股票,甚至亏得越多,他对回本的希望也会越发强烈;而在股票上涨了一定幅度之后,他会本能地担心是否会有突发变故,而让即将到手的鸭子飞了,所以在疑虑之下,更可能采取卖出盈利股,锁定利润的方式防患于未然。
人在遭遇打击时会保持希望,处于顺境时可能会出现恐惧和警惕心理,这是指个人在未受到外界影响下的选择。人还有从众倾向,如果牛市气氛火热,那么持有盈利股的时间应该会延长,恐高心理会由于受到外界激励而降低。同时,对于手中仍未盈利的股票,翻本甚至由亏转盈的期待心理也会变得更强。相反,在熊市里,警惕心理会更强,而希望亏损能够翻本的心理并没有彻底破灭,会更快卖出盈利股,而继续持有亏损股,这就解释了无论是个人独处还是处在群体之中,处置效应是一种人类本能的反应。
2、沉没成本VS不确定性
如果未来是确定的,讨论沉没成本可能不会有太多现实意义。换言之,如果你知道自己手中亏损的股票以后在一段时间里是翻不回本的,如果你不愿意等待这段时间,自然会考虑卖出亏损股,回收部分资金用于做其他事情。同样,如果你知道手里已经盈利的股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上涨,自然也会继续持有而在不是特别急于用钱的情况下,不会急于卖出套现。这是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会做出的选择。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几乎时刻都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里。是不确定性为沉没成本提供了翻本的机会和可能性。我们知道股价波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特定情况下,股价下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与股票基本面无关。而且理论上也能证明,长期而言,这种下跌不会持久,一定会出现向均值回归的现象。也就是在基本面不发生明显转变的情况下,下跌的股票有很大机会恢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所以投资者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部分原因可能是基于这个原理,而不一定是非理性的。除非是那些明知错了仍然继续坚持并希望出现奇迹的人,这些人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所以,我们理清藏在处置效应背后的原因之后,散户投资者应该调整自己的做法。无论是继续持有亏损股还是卖出盈利股兑现,都应该有充分的逻辑自洽的理由。在发现自己之前的选择确实出错时,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已经出现的损失(沉没成本),及时止损。而在并非因为股票基本面而出现账面损失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市场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对于盈利股是否及时锁定盈利,我的建议是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股票的价值上限要心中有数,当接近或超过这个价格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作出止盈的卖出。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有多疯狂,但人类自身却仍有一定的自我掌控能力。身处逆境而与恐惧保持一定距离,永远心怀希望;处于顺境而知戒惧,不要陷入贪婪,才能在这个动荡不定的市场中长久生存下去。
4. 处置效应中理性因素的分析
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倾向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它可能与投资者采取反向投资策略有关。当股价上涨后,投资者可能降低股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售出股票也在情理之中;当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可能预期股价反转的可能性加大,也有理由继续持有亏损股票。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投资者卖出股票后股价的涨跌来考察投资者决策的正确与否。如果卖出股票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则投资者的决策是错误的,继续持有股票会增加收益;如果卖出股票的价格下跌,则投资者的决策是正确的,继续持有股票会减少收益。事实上,在一段时间内,股价大多同涨同跌,如果卖出股票的股价涨幅小于(或跌幅大于)持有股票的股价涨幅,则投资者的决策是正确的;反之,投资者的决策是错误。本研究是从事后结果考察投资者决策有理性因素。
从事前来看,如果投资者相信股价将继续原有的趋势,则会"售亏持盈";如果投资者相信股价会反转,则会"售盈持亏",即会表现处置效应倾向。因此,"售盈持亏"现象与股价反转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