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如为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来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殚精竭虑刻意练习,不如戮力而作,推陈出新,自然吐纳来的真美。

简书中很多关于写作之文章,对于作者来说确实有百益而无一害,但这些方法论仅仅是成文之构架,美文之骄躯。真正重要的该是“真灵魂”。

文章之灵魂是为文者之思想。而思想由心而发,心不正则思想不纯少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乏于灵魂。无灵魂之作品如同无思想之动物,只有简单的物质欲求。

相信每一位写作的人都想得到大众的关注和支持,更希望自己的文章成为经典,传于后世。生而为人,有这样的私心无可厚非,关键要明白最大的自私是无私。

对于写作者而言,无私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和写作本身。这里为什么把读书放在写作前面?诸君明白,没有量的输入,不可能有量的输出。要想从海绵里挤出水,那先得让海绵喝足了水。

实在无需吐槽、批判写作平台的不成熟,不公平。只要是哗然之群体所在,必存在诸多的不成熟,甚至不公平。这都无关紧要,无需愤懑。你要做的只有一点:执笔俯首,虔诚“焚香”。广读精背,取精得神。而作为编辑,他们也是作者作品的检阅者,只要有一个读者不认可,那就说明你的文章仍需精进。

为文如为人,外圆内方。这里的“圆”,切不是随波逐流,随圆就方。而是保证心儿正的前提下,形式紧跟时代的需求。无病呻吟,杯水波澜,有时的确朦胧有美感。但这样的文章,没有真正地服务于大众。说的难听一点,这类文章如同小人,随声附和,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小人的眼光总是犀利的,他们总能窥测到“下手”对象的心理活动。大多数人都是思想混沌,心灵脆弱,他们需要相同振频的词汇和语言疗愈自身的“内伤”。

我辈需跳出思维圈套,紧扣时代之现状,深究社会之顽垢,真诚地解决读者思想之切身利益。这就需先做好自己。古云“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止于贪,始于诚,归于心。

为文先为人,正其心,诚其意,必为千古难逢之大文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根本无需刻意逐猎。

越端正,越正向;

越正向,越专注;

越专注,越放下;

越放下,越放松;

越放松,越自由;

越自由,越个性;

越个性,越创造;

越创造,越空前;

越空前,越高峰;

越高峰,越经典。

诸君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