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时不要太过紧张

前面已经讲过,那些要写毕业论文的“滑翔机学生”会找 老师“商量”。与其说是“商景”,倒不如说是去求老师帮助他们完成论文。

本来学生想写什么是完全自由的,可他们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好,所以才跑去跟老师说我不知道怎么做,您能不能指 导我一下……”于是,老师告诉他该如何如何。假如老师说的 恰巧是他不想做的,老师只好说:“那你请自便吧! ”这下,求助的学生又不知所措了。这真是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

每年总会有不少学生跑来询问我论文该怎么写,在与他们 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慢慢认识到:必须教会他们如何独立撰写论文。

找到酵母,才有可能酿出思考的美酒

如果连题目都要由别人来定,那就不能说是自己在写论文。 那么,要想自己设定一个论文题,该怎么做才好呢?

关于这点,我曾在课堂上跟学生认真讨论过儿次。后来 我总觉得把自己的想法公开有些不好意思,结果就半途而废了。 现在,我决定再丢人现眼一次,向大家公开我自己寻找题目的方法。

如果是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首先应该通读作品。因为如 果从文学评论、批评人手的话,很容易受到那些来先人为主的 观点的局限。

阅读作品时要一直读下去,然后在让人心生敬佩之处、感觉异样之处深入思考,这样你想要的东西才会一一浮出水面。 你也可以把这些段落记下来,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因为只有 它们才是作品的重点。另外,如果有像谜团一样难懂的部分, 也要多加关注,它们都是你论文中需要的素材。

仅有素材还产生不了成品,这和酿造啤酒的道理一样—— 只有大麦,即使数量再多,也还是酿不出啤酒来。

要想找到好的题目,撰写出令人满意的论文,你还需要一 点创意和灵感。

这种灵感不是在作品中寻找,也并非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就 能找到。我们要不时地读些书籍、杂志、报纸,说不定在哪里 就会看到让你灵光闪耀的东西。也可以经常跟别人聊聊天,看 看电视,在这些过程中会有意外的灵感浮现。

有的学生非常努力,一天到晚孜孜不倦地啃读作品,但仍然找不到题目,写不出论文,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知道,许多電大的发现都来自灵光一闪。有时灵感的来源,不管对自己或 别人来说,都是很意想不到的。

想用人麦酿造啤酒,必须加人关键性的原料。而这种原料 是不能与大麦同时获得的,它必须从其他完全不同的环境中获 取。你找到的创意和灵感就相当于酿造啤酒时的酵母。

有了酵母,就能马上发酵吗?

上面说了,不管再怎么努力,不加入酵母,大麦还是变不成啤酒。

那么,有了原料,也加入了酵母,它们就会马上发酵,酿造出啤酒吗?当然不是。

不管多好的原料配上多好的酵母,也不可能刚放到一起就 马上酿出啤酒。我们需要把加入了酵母的原料放上一阵,因为只有这样,原料和酵母才会开始产生化学反应。

在我们大脑的酿造场里,素材和灵感、创意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反应。这时我们要少安勿躁,耐心等待,甚至暂时把它们忘却,这就是“一直盯着看,食物煮不烂”的道理。

我举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为例吧!

十多年前,我提出了 “异本论”。那时我注意到,即使像莎士比亚那样的世界级大文豪,在世的时候也并未得到应有的评价。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发现其作品之伟大。后来,随着人 们的评价越来越高,终于把他造成了一尊神。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只见于莎士比亚一人,《源氏物语》的 作者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于是我开始产生疑问:为什么作品没有变,对作品的评价却会改变呢?这个疑问对于我来说,就是酿造啤酒所需的大麦。

文学家死后才出名的原因

那个疑问出现后,我并没有深究。直到我读到批评家威廉• 燕卜荪(William Empson)的一篇文章时,才再次把它提了出来。 文章里说:那些有争议的作品,人们总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这其中并没有哪一种说法可以完全阐明作品的意义,倒不如 说是全部说法加在一起构成了该作品的意义。的确,每个人都 在努力为一件事做出自己独特的解释——人类是无法忍受自己做不出解释的东西存在的。

与此同时,我发现人们传播流言时的心理也非常有趣。那 就是:人们从本能上无法把事情原原本本地重复一遍,总喜欢添枝加叶。

这两件事启发了我,成为了我前面说到的酿造啤酒的酵母。 把酵母加入原料之后,大概又放了两三年,我才得出这么 一个结论:人在理解“正本”时,总是会创造出一个“异本” 来。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读到了 A,且自以为理解得很透彻 了,他再讲述给别人听的一定不是A,而是A' A'是A的异本。 这就是我的“异本论”。文学之所以有趣,就因为在阅读和解释

时都允许出现“异本”,而读《六法全书》#就不像读小说时那 么有趣,因为法律上几乎不允许“异本”出现(法律中也存在 一些围绕解释的争议,所以并不是完全不存在异本)。

最后,我写了一篇名叫《异本论》的随笔。对我来说,它 是一瓶酿好的美味啤酒。

发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当我把寻找论文的题目和撰写论文比喻成酿啤酒时,有学生提问:“头脑中的‘酵母’和‘大麦’要放多久才会发酵呢?”

我要说这个答案不止一个,因为它跟真正酿造啤酒还是有些不同的。酿酒的话,放上一定的时间,基本都会产出啤酒, 但大脑里的酿制过程却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个人,因为所 处环境等情况的差异,每一次发酵所花费的时间也会有很人不 同。

不过,一旦一切准备就绪,发酵就会自动开始。所以请放 心,题m目和内容都会己在脑中酝酿,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会 浮现出来。在它们开始发酵时,我们会感到心潮澎湃、满心欢喜, 这一切我们是不会感觉不到的。

关于这点,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一句有趣的话:“题材成熟了,就会迎面走过来。”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毫不费 力地获得一个题目,因为那个题目会自动送上门来。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推测出发酵所需的大概时间。 为此,我们要记下那些素材和作为酵母的灵感混合的日期,然 后再记下题目和内容浮现在脑海中的日期。这样,两者之间的 差就是发酵所需的时间了。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对于大概多久才会开始发酵,我们就 会心中有数,开始能做出一些预测了。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是 我们能定出计划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但如果是第一次写论文, 想按计划的时间进行,恐怕只能求神灵保佑了。

再想想

十九世纪,英国有个小说家叫沃尔特•司各特(WalterScott), 他以创作极为出色的历史小说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据说这个 司各特喜欢在睡觉时迸行“思考”。要是碰到了什么麻烦事,一 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解决,他一定会说:“算了,不要愁眉苦脸的 啦。等到明天早上七点钟的时候肯定有办法解决的。”

或许他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这么一个道理:与其在 当下愁眉不展,倒不如睡上一晚,等早上睁开眼睛时,事情的 解决办法自然就会有着落了。

像这样信赖清晨的头脑,期待早上能得到更好办法的,似 乎不只司各特一个人。英语中有个短语是“sleep over”(睡一 觉再想),可见很多人都认同“早上更容易想出好办法”这一说法。

再举几个例子吧。

大数学家高斯曾在一张记录某个新发现的稿纸上写道:“1853 年1月23日,早上7点,起床前发现。”由此推测,他应该也是“睡 了一觉”,或是“睡了好几觉”,到了早上灵感才突然迸发出来的。

大科学家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也说过:“早 上一睁开眼睛,就会有完美的主意浮现。”

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来看,灵感确实更青睐早晨。

欧阳修的“三上”理论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有“三上”之说。他认为:最容易文思 泉涌的地方有三个:马上、枕上和厕上。其中的“枕上”,通常 人们会理解成晚上躺到床上之后的时间。但如果我们把它解释 成从早上睁开眼睛到起床这段时间的话,那么司各特、高斯、 赫尔姆霍茨和欧阳修,无疑都是曾经将“枕上”付诸实践且取 得良好效果的人了。

希望大家一定不要把“枕上”解释为晚上躺到床上后的时间, 而应该理解为早晨的时间。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好好利 用早晨的这段时间,因为不习惯。就算不习惯,但若真是想要 思考什么的话,我还是建议大家学着利用我们睁眼后、起床前 的时间。此时把全部心思汇聚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上,其意义是 不可小觑的。

为什么了一觉”后好点子就会冒出来呢?我也太不明白, 只是暗自猜测出了一个解释:从提出问题到答案出现总是要花费时间的,而在这一期间,我们总是不停地想,结果反倒会不好。 不如先把问题原样不动地放一段时间,让我们的思绪沉淀一下, 说不定结果自然就出来了。而晚上睡觉的时间,就是最佳的沉淀期。

一般来说,晚上睡觉前思考过于复杂的事情是不好的。脑海里接连不断浮现出各种念头,不但很难想出什么好主意,而 且会影响我们入睡。

睡觉之前喜欢读一些有意思的书,这种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因为那些让人兴奋的刺激总是影响持久,使我们心潮澎湃,久 久不能人睡。有些人知道晚上喝咖啡、茶不好,却满不在乎地 读一些让人兴奋的小说,其实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

睡前尽量不要打扰大脑,一切留到明天早上再说。

与其想破头,不如暂时放下

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从早到晚想了一整天”。这些人虽 然在很努力地思考,却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的答案。这是因为, 如果我们想得太久就容易丧失大局观,陷人细枝末节的纠缠而 导致手足无措。

前面我提到过“一直盯着看,食物煮不烂”的谚语,它的意思是:一直惦记着食物怎么还煮不烂,不停地掀锅盖去看, 这样食物就真的很难煮烂了。也就是说,当我们过于在意一件 事时,结果反而不佳。

思考也是如此,老是想老是想,反而看不见问题的关键, 那些该出来的灵感也冒不出来了。可在我们睡上一晚之后,却 会发现“锅”里的“东西”煮得恰到好处。所谓“枕上”的妙处正在于此。

每件事情都不尽相同,所以有时候一个晚上的时间显得过于短暂了。要是真碰到什么重大的问题,不多沉淀一段时间肯 定是解决不了的。那些稍微想一想就能马上回答出来的,绝对 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需要在头脑里“煨”上一段 时间,慢慢才能看出眉目。

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他曾任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是个世界闻名 的大人物。他的《经济成长过程论》被称为划时代的巨著,受 到高度评价。他在此书的绪论中说,自己最初开始关心书中所 述的问题,是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从那以后经过了几十年 的时间,他始终没有将作品整理发表。是因为他的工作太繁忙 了吗?当然不是!他是始终把这些素材放在心中沉淀,直到最 后完整的理论破茧而出。

说到罗斯托,他如此处理过的肯定不止这一个问题,还会 有其他事情。他这么做并不是想偷懒,而是要给己充足的时 间更好地解决它。要是他“一直盯着看”的话,说不定早就因 为失去兴趣而中途放弃了。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长期埋头钻研一个小小的特殊问题, 这样的人在现代已经比较少见了,而古代却常有这种所谓的“笃 学”之人。猛地看上去,他们的这种行为好像很值得钦佩,应 该学习。可出人意料的是,这种人的研究成果常常并不显著。

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们总盯着“锅”看的结果吧?

要想把东西煮熟,一定要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让食物自 然加热。对于整理我们的思绪而言,再也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 的事了。其实思绪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沉淀的结果。

所以,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要想得到圆满的解答,就像从蛋孵化成雏鸟,经常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

静静等待幸运来敲门

据说对于作家来说,童年时代的经历是最佳素材。如果一 个作家以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为基础创作了 “童年故事”、“少年 故事”之类的作品,效果却平淡无奇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 因此认定他是一个平庸的作家。

为什么很多作家都擅长创作童年、少年题材的故事,而且 佳作频出呢?正是因为这些人生早期的素材已经得到了充分的 沉淀和发酵,其中的冗杂之物在时间的淘洗中不复存在。

长期沉淀在我们心里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惊人的力量。那些 沉睡的题材一旦醒来,就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所以,凡事不 要操之过急。有些事只靠0己的意志力是无法办到的,只有把 它交给时间,让解决办法和答案从自己的潸意识中现身,在我 们的显意识里尘埃落定。

只要我们努力,无论什么事都能做成——这种想法不过是 骄傲无知的狂妄罢了。因为有些事情,即使你努力也做不到,

唯有时间才能解决。有些事情专心想一会儿就能搞定,可有些事情,则需要潜心几十年之后才会有些眉目。这种时候,我们 就应该躺下来静候幸运降临,这才是明智之举。

所以,我们应该格外关注的不是如何冥思苦想,而是如何 利用那些无意识的时间来萌生有意识的灵感和创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