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你的文章,第一反应是,麦麦又有输出了,非常棒!我也要更加的努力!
看完文章,有感觉文章是两大板块,一个是对自己的自我觉察和鼓励,一个是自己看书沉淀下来自己的感悟。都写得很不错。
就不再夸你文章有多好了,但我却是很有感触的,也很有启发,尤其也是对“炫技”一词。虽说还没有理论性的去看这个词产生的背景范围,但这个字面上的意思就已足够刺激到我的某些神经。回想起来自己工作生涯或是在AACTP等等的场合,或者是在自己生活中和某些小伙伴沟通的时候,是有这个嫌疑,甚至某些时刻还是故意的、必然的。
站在一个“上帝”的视角去看到“芸芸众生”,以为自己可以俯瞰任何事物,唯我独尊,等等的居高临下的感受。
也或许是因为自己经历了和别人一样的经历,但获得了很好的成长,想迫不及待的告诉别人,也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想当然的认为,那样别人可以避免很多个坑,而此时却实实在在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接受度,对方的另一个背景,对方理解出来的意思。
年纪、经历、阅历,甚至是行为习惯中直接追求的“效率”,会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炫技”,结果好坏,或许真的要等到事情全部完结过后,才能够有清晰的判断。但,某些逝去的“情感账户”或者是“政治资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且是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去不复还的。
由此可见,这个“炫技”的坑,是需要自己时不时告诫自己的。非要字面上解释这个词,且要正向的引导自己的话,那就是,用合理的、对方接受的、且是非常愉快舒适的方法,让对方感受到,真诚、设身处地,或许效果会不一样。
然而,这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需要自己去磨练沟通艺术。需要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稍微放慢一点自己的速度,稍微把自己的角色脱离一点。
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的世界,某些时候某些人,必然会成为自己成长的奠基石,难听一点就是炮灰。这个过程后,还留在身边的人,那就是熟悉你、了解你的人了。知道你有多少缺点,也知道你的习惯,会情不自禁的去包容,去谦让,也去接纳。只是,在面对另一个外人的时候,希望建立起来的情感账户和政治资本,更趋于正向一些。。毕竟,没有人喜欢被人高高在上的注视着,俯视着。人,都需要平等,需要正向面对,需要尊重,和睦,还有友好。
麦麦在文中提到的几次我。我其实也是有察觉的。在过程中,其实我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但似乎仍在焦灼的灰色地带。总结起来,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是,我对麦麦的期待。不管是我发给她的资料也好,讲述某些事实的角度也好,我都希望她的角度是管理者的角度,是包容一切客观事实的角度。我却忽略了,她现在的状态跟我两个月前是一样的,她是处在对真实的我的环境的“意会”中,而不是“实际参与”中,这中间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却忽略了。以“实际参与”的背景视角,去看她的“意会”的视角,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偏差和隔阂的。她的反应很正常,因为人,只能去理解自己理解范围内的东西,只能根据自己经历的,或者看到别人经历的,有了自己的感知过后,才能够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自己的稍微正确、客观的判断。麦麦只是很正常的反应出来了她当时当情当境下的认知而已。。但我的标准却是两个月后。这样的哈,必然会造成,不同步而带来的分歧和茫然,甚至会有隔阂。但这并不算严重,毕竟今后还有漫长的时间,我们会很快进入到同一个工作氛围和环境中。到时候,不需要我过多的描述,以她的敏感度和转换能力,相信她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只有“实际参与”,才会有发言权,才会有自己的主动改变,适应,就是这么产生的。
管理者的角度,这也是要先完成一定的铺垫后才能实现的。对于她的工作经验和对当下公司来说,她还需要时间融入、接纳,然后才能在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不可以代替她也不可能代替她去完成。这个动作,取决于她。当她能完成这个身份的转变时,她要管理的,首先是她自己,不管是用慢思考或是快思考,情绪脑还是潜意识,她都会形成自己的模式,独一无二;其次,她需要管理自己的周遭。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自己去创造。周遭可能包括我,也可能包括她自己的工作内容,她接下去自己的规划。给自己设定目标和阶段性,等等之类的。且,这个,我相信,以她的灵活,会完成的比我想象中更好。
第二,我个人的因素。这两个月,我的变化我能深刻的感觉到。我其实意识到了自己身上各种各样的不足。我也有恐惧、懒惰、拖延,在工作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在目前公司的状态下,我越来越觉得我现在所做的皆不是自己擅长的。而我想擅长的,可能要在半年后或者更长的时间后。相当于,目前我是个探索期,艰难的成长期。必然带来的是我的痛苦和拔节。我特别不甘心这种状态,其实也后悔在之前的那么多那么多的时间里,我没有多学习一些,多沉淀一些,好比18岁我该学习游泳,好在今天能游刃有余的展现出来,我知道我该学游泳,但就是一直没有好好学。以至于今天我真的需要游泳的时候了,我只能在浅水区扑腾。这种后悔的心理,恐惧的心理,特别的糟糕。
工作是个现实的玩意儿,不看理论,不看你的知识,不看你的灵感,不看你的概念,只看你呈现出来的最终的方案是否符合事实,是否能够被执行,且是否你自己能够做得到。
所以,既要能专业,还要能自己做得到,这样的压力和拔节,真的自己是像被关在玻璃瓶的植物,看着阳光,却要用更大的力气,打破玻璃,才能争取到外围的土壤。
这是我自己的生长。
所以,在这样的自己的情境下,我接触麦麦,和麦麦沟通的时候,我就有意无意的传达一个信息就是,麦麦你要多学习,学你有可能用得到的,然后到这儿了,你才能用。的确是有种,我自己没有达到,自己之前没有做好,就希望麦麦能越过这个坑,要去做的更好,免得跟我一样,到了岗位上,无所适从,还得从基本功开始补。这太辛苦。
另外,这两个月,我学到的,就是耐心,耐心,耐心,谦虚,谦虚,谦虚。
不管有些事情,我知不知道,我懂不懂,都要耐心和谦虚。
哪怕别人说的不对,和自己相冲突,也要耐心,谦虚。
这是职场新人的基本功。尤其是在一个环境很复杂的职场。
或许是自己比较急吧,对麦麦的时候,我也希望她耐心和谦虚。
这一方面,我的确在意了她的年纪。这个公司的年龄层真是老老大了,对于这样的小年轻,虽然我相信她能很好地融入,但这种耐心和谦虚,我还未可知。毕竟,她直接面对的人是我,而我,面对更多的时候,我需要这样的耐心和谦虚,会比其他人,更多一些吧。
这和个人觉察不大一样。尽管麦麦已经在“忍”了(我特别不喜欢“忍”这个词,但没有其他的词语了),但在我看来,还是有些浮躁。我担心着,到了后,她会无意识的本来是从1 ,结果,思维的跳跃,想到了5、6、7、9,于是,中间的2、3、4,不晓得去哪儿了。而我又不能很好的帮得到她这儿。
现实是,很多事情,比我想象的中难。何况,我有预感,某些时候,需要她发挥自己的灵活性、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去做事情,而这上面,真的取决于她自己的能力,这是她的目标和提升的地方,到具体的事儿上,她要很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找到2、3、4. 所以,我认为,耐心和谦虚。是必然的。因为,这个过程,如我现在所经历,非常孤独。哪怕我在她身边,她依然是孤独的。因为,成长,本是如此。
所以,希望麦麦能耐心一些。这对我来说很好,对她来说也会很好。
沟通嘛,不是自己表达了什么,做了什么,自己认为的客观事实是什么,而是,对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对方会采取的行为方式是什么。
第三,对于学习方面。其实我对麦麦的了解并不多。但她一次又一次的给了我很多的惊喜。我也看到了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潜力,让我坚信选择她是正确的,明智的,也相信未来她会发挥出更多的能量,不但成长为更好的她,也能很好的助力我。
我想要的她的了解,应该是,我还不清楚,她学过什么,看过什么,脑袋里有什么。所以,真有些理所当然的认为“她应该不懂了”。以至于,确实,我有些“上帝视角”,造成了我会“炫技”。不了解别人的前提下,会自觉地预估别人“不知道”,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看了麦麦的文章后,我真的有感悟。所以,今后这方面,不管是在面对麦麦也好,还是在面对别人也好,我要做的,应该是先去了解一下对方,看看对方的“背景能力”,再去做沟通和铺陈。就像演讲一样,得了解听众喜欢听什么,想要知道什么,然后才去设计一个演讲,而不是自己一上去就bla bla讲半天,还自认为自己讲的很有道理,很有启发,结果都是老掉牙的东西,听众一点没有收获。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是我需要去调整的地方了。
以上,皆是自我成长。也是我和麦麦磨合的过程。以此为记录。当某一天我们倒回来看的时候,应该会发现,我们真的是在彼此搀扶,一起进步吧。
能这样顺畅的沟通,且让对方更加贴近自己的内心,才行到时候完成知行合一。
彼此都在成长,进步,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