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游戏把不想做变成要做

书目:《游戏改变世界》

阅读内容:第七章 全情投入当下

抛出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上几代”人,对最新的这一代人抱以失望的态度。最常用的句式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行了,哪像我们那时候……”,省略号部分多是在说90后、00后不务实、不踏实、做事情心猿意马、自私不顾大局。究其原因,大家大多都归结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水准太差,或是家庭的过度溺爱。

然而作者在此给出了她的想法:

如今"天生数字化"的孩子们渴望用一种前代人不曾体验过的方式进行游戏。他们中大多数人生下来就能轻易接触到成熟复杂的游戏和虚拟世界,因此他们把高强度参与和积极投入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明白极端激活是什么感觉,如果他们感受不到这个,就会觉得厌倦、泄气。他们有充分的理由产生这种感觉。如果从小就是玩复杂游戏长大的,在低动力、低反馈和低挑战的环境下正常发挥就太难了。这就是为什么数字—代的孩子们在传统课堂上比从前的孩子更辛苦。今天的学校基本上只是—大堆只能带来负面压力的长期的必要障碍,学业是强制性的、标准化的,一次失败,终身记录。因此,虚拟环境和传统课堂之间曰益脱节。

《教育数字原生》作者马克·普伦斯基描述了当下的教育危机:“不能激励我,就只会激怒我。”如今的学生是这样要求的。相信我,他们很愤怒。我们教育的所有学生,在生活里都拥有一种真正能激励他们、一种他们经常做也擅长做、一种具备了真正激励和创新元素的东西……游戏就是这种创造性激励参与的缩影。相比之下“学校如此乏味”,习惯了别样生活的孩子们根本无法忍受。和前几代成长氛围里没有游戏的学生不一样,这一代的孩子知道真正投入的感觉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很清楚自己渴望什么。

我认为作者的解释实在到位,相比那些“以抱怨、批判下一代来抬高自己站位”的达人们,作者对目标人群有更深刻的关怀和体会。这一点让我十分钦佩。

以及“游戏”不应只被看做玩忽职守、耍手段这样戏谑的事物,而应该被严肃对待。这种高度投入、勇敢挑战的劲头不应只在虚拟中存在,而是要结合现实,改造现实,去思考什么阻碍了我们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转换一下思维,把不想做的事情变成“我要做”,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你需要的就是去思考,我能不能把这变成一种游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赏儿子昨天又是个没有火气的一天,:) 感赏儿子能够按照约定去上写字课。 昨天晚上我们全家去吃自助餐,我们大家都吃...
    辉_0495阅读 179评论 1 0
  • 喜欢掂起脚尖的感觉, 那是来自灵魂的悸动, 喜欢旋转跳跃的动感, 梦见自己化身舞娘, 位于舞池正中央, 疯狂扭动柔...
    行走的木木阅读 232评论 0 0
  • 风 吹落半个世纪 将韶华 乍泄在你眉目的深处 孤艳成书 你的夜 终于婉转 像盛开出的瞳眸 嘹亮并且喑哑 往事燎原 ...
    仪轩阅读 2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