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8年的本田,还是一位不为人知的穷学生,为了实现给丰田公司提供活塞这一梦想,昼夜不息。白天,他上课学习;晚上,一头扎进研究中心,弄得满身黑乎乎的油污。那时候的研究经费少得可怜,他就变卖了妻子的首饰品。
这一研究,就是好几年。
终于,活塞研究成功,却遭到朋友同学的嘲笑。丰田公司也无情地拒绝了他。
然而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放弃。他在想:为什么丰田没接受我的活塞?我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哪里需要改进,要改进什么,怎么改进呢?
经过两年的改进,丰田公司接受了他的活塞。然而,事情并非如想象中的如意。
时值二战,生产活塞需要的混凝土无人供应。于是,他又花费了好几个星期,和朋友们研究生产混凝土的各种方法。终于大功告成,一座生产汽车活塞的工厂如愿建成。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行动,持之以恒。遇到问题,不退缩妥协,极力想办法解决。
(二)
二战期间,他的工厂被炸。他没有沮丧,而是对工人说“快跑到飞机炸过的地方,那里一定有燃料壳的残骸,这是日本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的好材料。”
很敬佩他在危难来临时的冷静,好像永远不慌不乱,仿佛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中。无论上帝赐给他什么,都能为我所用。
然而,上帝似乎总爱刁难天性不服输的人,后来的一次地震,让他呕心呖血的工厂化为废墟。无奈之下,只好痛心地将工厂卖给丰田。
(三)
二战结束后,举国上下一阵萧条,物资紧缺,汽油也不例外,是定量供给的。他的世界似乎没妥协和无助这样的字眼,只是一直追问自己:在现有的基础上,我能做些什么去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
机会来了,他看上了一款旧式割草机的发动机,心想:若把这个发动机改装到了自行车上,不就解决了汽油紧缺的难题了吗?
于是,他骑着自己改装的自行车穿梭于市井间,顿时引起大家的好奇和围观。大家都要求他帮忙制造。这也是本田摩托车诞生的雏形。可见,建造工厂迫在眉睫,身无分文的他又该怎么解决资金问题呢?
他写信给全国的自行车店主,告诉他们,他设计出来的自行车既方便畅通又省油经济,希望他们投资。本田总共写了18000封信,有3000个店主愿意资助他。
工厂总算建成了,自行车投入巿场后,新的难题又产生了。由于车子体积笨重,市场反应不如预期的好。找到原因后,不服输的他开始改进车子的体积,减轻车子的重量,改变设计方案。他给这款车取名为“幼兽”,从此“幼兽”一举成名。
如今的本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汽车销量位居世界前十,员工人数达十几万人。
(四)
他的故事,我读了好几遍,反复揣摩他成功的原因。
上天似乎总不放过那些勇于向它挑战的人们,给他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麻烦,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仿佛没有停歇的时候。
可是,他总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向。
没有材料,他想尽办法解决材料供给;没有资金,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没有市场,他全心投入产品的改进……
困境没有把他困住。他把每一次的困境看成是直上云霄的台阶,每遭遇一次,却登得更高更远;又像蓄势待发的茧儿,用尽力气冲破重重障碍,只待化成炫丽斑阑的蝶儿。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般冲破困境的鬼斧神功的。它是那么的强大,像是永远打不完似的,刚走了一个,又倏地来一个。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任凭它揉虐,却不敢发声。
小时候,我总是头低低地走路,总担心一抬头就遇到前方迎面而来的长辈,若是远远地看见了,立即绕道,以免尴尬;高考落榜,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见任何人,怕他们提及我的失败,让我无地自容;碰到心仪的对象,也只是默默地把他放在心底,不敢存一丝妄想,更不敢主动靠近,哪怕说一句话;工作上,我努力做好领导交代的事务,却不敢主动要求胜任某一项目,哪怕是心里已有相当的把握……
困境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我圈住,越圈越紧,最后无处可逃,只剩下一声叹息。
困境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它就是欺软怕硬的势力鬼。勇敢地去面对它,跌倒了爬起来再战斗,哪怕跌得鼻青脸肿,它会被你的来势汹汹吓倒,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小,到最后只能给你让路。若在他面前如退怯了的缩头乌龟,一动不动,困境就会把你逼到墙角,直到你向他投降。
与其选择投降,不如抗争到底。抗争还有一线希望,投降注定失败出局。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本田那么出色,但至少路会越走越宽。不害怕,不迷茫,勇敢地面对生活给予的种种挑战,过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化茧成蝶,谁敢说我们不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