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读者十几岁时的人生是如何的,读书亦或是打拼?迷茫亦或是明确?十几岁的我的人生,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人的写照吧,满腔热血着,却又畏首畏尾,我觉得自己不怕死,可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又觉得自己不堪一击。
我曾觉得,四处旅游的人是最不顾家的人,人在旅途,心里只有风景没有家人,后来才知道啊,很多人哪里有家,没有家才四海为家,不知道哪里算是归属,也从来没有归属感。而这些,也大概是在一次又一次离家之后得出来的吧。
我从十一岁开始便开始了寄宿生活,从来不能离开母亲的我,硬生生被拉到一个学校,自己吃饭,自己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认识的人都不在身边,要学着去交流,学着去适应。十七岁的我只身来到了武汉学习,我从来都觉得,我在外呆了六年,这四年也不过如此,大一的我过得恣意潇洒,可是并不是这样,在我半年以后回到家,我突然觉得,这个家开始陌生了,突然害怕每一次离开,生怕下一次再回来,这个家便不再认识我了,原来啊,所有的思恋与怀念都是在即将逝去之时开始的。
我从来不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我评判一个地方好与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地方能不能给予我所谓的归属感,虽然我自己也不一定说得清归属感是个什么东西,可是她就是对我很重要。当我站在一个不知名的高山上俯瞰一切的时候,我会问我自己,下一次,我会在哪里的高山?会和谁?会因为什么去到那里?大概是孤独的人才会渴望某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给予我们归属感吧,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日后要成家,给自己一个归属罢了。
十几岁的人生大概是最不怕死的时候吧,死亡离我们又远又近,我很怕灵魂一说,和母亲讲过之后,母亲说了我永远不能忘的一句话:“可能在你经历了生死离别之后,就不再惧怕这些了吧。”大抵是这样吧。第一次有了对死亡的畏惧,是在一次和死亡擦肩而过,没什么紧张的情节,就失足险些跌落山坡,身边的人紧张时,突然觉得自己有些重要了,又觉得这事情如果发生在我爱的人身上,我会更加难以接受,就开始怕死了,倒不是对死亡本身的惧怕,怕的是死亡带来的失望与绝望。
前言不搭后语,不过是心中烦闷聊表心意,我十几岁的人生大概是单调无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