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当我还是个中学生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窄窄的弄堂。弄堂口有个小小的书摊。我想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里。天气好的时候,西斜的日头照进弄堂口,时常会有一两束光落在木头书架上,让那几排书泛出薄薄的金色。
我几乎每天都会在那里停留一下,翻翻刚到的新书,再一次读一读我梦寐以求却还没买到的书籍,生怕它们哪一天突然被卖得一本不剩连老板都进不到货了。当时我买书是被家里限制的,爸妈也不是不给我买,只是怕我光顾着看书把学习耽误了,所以规定每月的买书量。
我在那个书摊上买过《张爱玲全集》、《王安忆小说集》、《人生》、《平凡的世界》以及三毛和金庸的全部作品。
现在想来,那样的生活单纯快乐。每天除了完成学校任务就是看书,心无旁骛,只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用三毛经常说的话就是动不动就痴了过去!
后来升学工作结婚生子,一路走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就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该做什么事情的年龄就做了那个年龄貌似应该做的事情。那些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和我基本没什么缘分,仿佛我已经在书本的世界里游历过那么多悲伤的坎坷的失望的纠结的奋斗着的和想象中的人生,现实世界就不用再经历了一般。因此,从那个小书摊起步,这么多年下来,对书籍的感情有增无减。
我迷恋过书城和图书馆,上海书城和浦东新区图书馆确实很棒,不过现在我已经不太去了。因为现在有亚马逊有kindle,太方便了,要看什么书搜一搜就行,有电子版就买电子版,没有电子版直接下单,最快第二天就能到达我的手中。
方便是好处当然不用说,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不知不觉囤了太多书,完全看不完,有的书都忘记自己其实已经买过,尤其是电子书,又买了一次甚至两次(建议电子书销售时提醒读者"您已经买过该书,请确认是否需要再次购买”^_^)。几次下来才学乖,稍微熟悉点的书名都会先去kindle搜一搜,确认没买过再下单。
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书单导读推荐纷至沓来。我已经很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筛选,别买个书还成了剁手族。历史类我一般会看罗辑思维的推荐(前两天我发现熊逸推荐的也好),人文类小说类会看梁文道的推荐,其他的就不拘什么看缘分了。
有时候看了一本书觉得不错,就会带出挺长的书单。比如喜欢《红楼梦》,看了原著还要看解读,远的有张爱玲的《红楼梦魇》,近的有蒋勋的解读(一下子就有八本),最近白先勇细读红楼梦也渐渐开始为大众熟知。实际上还有欧丽娟的解读,我是特别特别喜欢的,只是她在台大开课,还没有讲完,只有喜马拉雅上有音频版。再比如喜欢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看完了发现,林达还有其他如《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一套四册,还有《西班牙旅行笔记》等一共十本书。这样子,就生生把爱读书的我变成了剁手族!
很多人认为,读书最重要的作用是学以致用,读过的书不能给自己带来实在的好处,那还不如不读。说实话,除了单位里写报告和写年度小结时我比其他人速度稍快外,爱读书这件事真的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太可能让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花钱花精力花时间读书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有一天突然想通。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我们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呢?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人说看这些是要以学习成长为目的的说法。如果读书这件事能够给我带来生活的改善财富的增长地位的提升,当然最好,我也会为之不懈努力。但是,如果读书不能让我获得以上种种,我想我也会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因为成长应该还包括宽阔的眼界丰富的感情和强大的内心。而且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纯粹带目的的读书,真的是书籍这样事物的本来面目吗?
就我来说,读书是生命的延伸。虚构类书籍让我读到世事和人性所能达到的极致,非虚构类书籍让我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体会别人眼中生活的滋味。阅读,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在阅读中,我的生活才有意义。
突然想起陈奕迅的那首《稳稳的幸福》,很贴切地表达了我此时的感受: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抵挡末日的残酷
在不安的深夜
能有个归宿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抵挡失落的痛楚
一个人的路途
也不会孤独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用生命做长度
无论我身在何处
都不会迷途
是的,在爱书买书读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