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闲来无事,偶然想起以前特别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步步惊心》,便想着再次欣赏一遍,总觉得电视剧不能细致入微的描述人物心情,便在淘宝上下单买下原著,拿到书后便如沙漠中遇到绿洲一般急不可待的阅读下去。
已不记得初次看这部电视剧是在什么时候,如若记得没错的话实在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只觉得特别喜欢刘诗诗扮演的女主人公马尔泰若曦,尤其是她刚从现代穿越到大清的时间,也就是她进宫前的那段时间,也许是那时的她无忧无虑、敢爱敢恨、天真烂漫感染了我,至于后来故事的发展状况自己已没有太大的感触,可能是当时没有仔细观看,也可能是自己当时对感情的事情只是朦朦胧胧和模模糊糊吧。
此次观看书籍后发展电视剧虽不能完全展现出桐华原著的十分意思,但也做到非常的细致与完美,无论是演员的选择还是语言表达与感情都展现的几近完美,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主要归功于吴奇隆、刘诗诗、袁弘、林更新等演员的高超演技与真情出演。
连着几天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上下两册,作者采用穿越的方法将芳龄二十五岁的现代单身白领变为十三岁的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并把若曦的一生的经历与大清的风起云涌完美的结合起来,不仅为读者展示了若曦一生的爱恨情愁,同时也为读者再现了历史上清代传奇的“九子夺嫡”的历史画面,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为作者带来了实至名归的荣誉。
关于清代历史自己是不太清楚明白的,因此也不做过多的点评,想要在此谈的是自己对若曦的一点感悟。“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这便是若曦与四爷爱恨纠葛的诠释,也是全书感情的闪光之处,从最初的相互冷漠到相知、相爱和相思,他们为读者演绎了一段令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
身为现代人的若曦,她看透所有人的命运与结局,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身不由己的卷入到“九子夺嫡”中去,从最初天真烂漫,乐观可爱的“拼命十三妹”到入宫后的步步谨慎,步步小心的御前奉茶女官,从最初喜欢温文尔雅的八爷到慢慢喜欢真诚相待的四爷,她的路一步比一步更加的艰难与惊险,在感情的纠纷与政治的斗争中她的心不断的受到伤害以及支离破碎,最后在悲痛欲绝中走出囚禁她青春的紫禁城获得自由,但却与他相爱的人天各一方,仍然是每天寸寸相思,寸寸肝肠寸断。下面是她在临死前写给四爷的一封信,更是感人肺腑,令人为她的真情感动。
胤禛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当一个人轻描淡写地说出“想要”二字时,他已握住了开我心门的钥匙;当他扔掉雨伞陪我在雨中挨着、受着、痛着时,我已彻底向他打开了门;当他护住我,用自己的背朝向箭时,我已此生不可能在忘。之后是是非非,不过是越陷越深而已。
话至此处,你还要问起八爷吗?
由爱生嗔,由爱生恨,由爱生痴,由爱生念。从别后,嗔恨痴念,皆化为寸寸想念。不知你此时可还怨我恨我?恼我怒我?紫藤架下,月冷风清处,笔墨纸砚间,若曦心中没有皇帝,没有四阿哥,只有拿去我魂魄的胤禛一人!相思相望不相亲,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曲阑深处重想见,日日盼君归。
若曦
若 曦的一封信写出他与四爷的爱情纠葛,也写出她的深情想念,寸寸相思,寸寸相念皆在书信之间。而却终未与所爱之人见上最后一面,在等待之中落下满天满天散落的花瓣,终成为四爷一生的伤痛。
最后我想以一首诗来结尾:
从爱生忧患,从喜生怖畏;
离喜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
若无爱与憎,彼此无羁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