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我们喜欢看别人的读书笔记。看网课,我们看"课代表"总结的笔记。
我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帮助我们做更多的事。
可是,读书笔记你看了,对当时的你可能有一点小小的触动,过后呢?你是否真正应用到实际中?甚至它对你来说可能只是过眼云烟,一晃眼就不见了。难道这不是你所浪费的时间吗?我们总是爱收集资料,收集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可是,到后来呢?哪个不是躺在备忘录、收藏夹和相册里。难道收集这些东西的时间就不是时间了嘛?难道收集到就等于进了自己的脑子嘛?
最近考研,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们把别人总结好的重点拿来就背,全然不顾它背后的逻辑,知识间的联系。我们没有回到原文,就不会理解原文的逻辑,常常断章取义,也就不能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没有理解的东西宛如吃进去的饭消化不了,最后只能去找医生看病。可是,医生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他不了解你是因为吃饭太急呢,还是消化系统不好呢,亦或是其它的什么原因,胡乱开个药就打发了你。我们跟别人诉说时,他们也不了解我们,只是一味的说,你背的不熟,重复,多背几遍。
我们自己也就以为是没有背熟,多重复几遍就好了。可是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啊,我们为什么让别人左右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脑子里的惰性,不愿去费劲。自己欺骗自己,自圆其说,只要我多背几遍,一定可以记住。
我们总是为了不做对自己来说有挑战性的事情,自己骗自己,来使自己目前做的事情合乎情理。
别骗自己了!!!
不要欺骗自己,也欺骗不了!